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抗原表达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分析比较表面免疫标记在低危、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中的定量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相关性;了解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7、CD117及CD123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收集低危、高危MD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确诊的79例初发MDS(低危组32例,高危组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实验室特征如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复杂核型及基因突变等,并对低危、高危MD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情况进行比较。2、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抗原的定量表达情况:检测比较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15、CD11b、CD10、CD19、CD38、CD123、CD7、CD56、CD117、HLA-DR、CD71等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3、分析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水平与实验室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15、CD11b、CD10、CD19、CD38、CD123、CD7、CD56、CD117、HLA-DR、CD71等抗原与实验室特征资料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等的相关性。4、分析CD7,CD117,CD123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病案室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随访了解低危MDS患者的生存情况。总体生存时间为从疾病确诊开始到死亡或随访截止的日期。分析低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7,CD117,CD123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对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1、低危、高危MD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低危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高危MDS患者(P<0.001);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高于高危MDS患者(P=0.024);低危MDS患者红细胞(RBC)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高危MDS患者(P=0.009,P=0.021)。2、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抗原的定量表达情况:低危MDS患者CD34~+原始细胞比例低于高危MDS患者(P<0.001)。低危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CD123的MFI较高(P=0.044),而CD117的比例较低(P=0.046),CD7的MFI较低(P=0.031)。3、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水平与实验室特征资料的相关性:高危MDS患者:CD15/CD34(MFI)与总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58,P=0.004);CD19/CD34(%)、CD19/CD34(MFI)分别与白细胞(WBC)水平呈负相关(r=-0.469,P=0.028;r=-0.503,P=0.017),CD19/CD34(MFI)与总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05,P=0.023)。低危MDS患者:CD34~+(%)分别与骨髓红细胞比例、血小板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24;r=0.486,P=0.009;r=0.495,P=0.009),但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负相关(r=-0.421,P=0.032);CD11b/CD34(%)与WT1表达量呈负相关(r=-0.457,P=0.033);CD10/CD34(%)分别与WT1表达量、Th/Ts呈正相关(r=0.745,P=0.021;r=0.738,P=0.037);CD10/CD34(MFI)与WT1表达量呈正相关(r=0.800,P=0.01);CD19/CD34(%)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786,P=0.036);CD7/CD34(MFI)与Th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13,P=0.017);CD117/CD34(MFI)与WT1表达量呈正相关(r=0.434,P=0.049);HLA-DR/CD34(%)、HLA-DR/CD34(MFI)与血小板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1,P=0.027;r=-0.445,P=0.033),但HLA-DR/CD34(MFI)与骨髓NAP分数呈正相关(r=0.552,P=0.041);CD71/CD34(MFI)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14,P=0.042)。4、CD7,CD117,CD123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低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7,CD117,CD123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等实验室指标与MDS患者的预后分组相关。2、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原始细胞比例及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7、CD117、CD123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CD34~+髓系前体细胞免疫表型的定量分析可能用于MDS患者的进一步临床分型和预后评估。3、低危、高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细胞免疫表型与血常规、贫血三项、免疫细胞亚群、骨髓各系细胞形态学比例、WT1、NAP等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综合骨髓细胞形态学、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免疫表型等指标将会对MDS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4、低危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7,CD117,CD123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