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葫芦岛锌厂建厂较早,其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已经造成了周围土壤环境的污染,对周围村庄的居民造成了影响。而葫芦岛地区农民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农作物直接参与食物链循环,重金属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则危害更大。因而本文研究了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高梁,及其它杂粮和蔬菜中Cd、Pb、Cu、Zn的含量、分布及与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同时将田间玉米与盆栽玉米重金属含量、分布及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并讨论当玉米籽实达到污染时土壤重金属的临界含量。研究可为当地土壤类型、水热状况和耕作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未检出玉米籽实中Zn和Cu的含量超标,Cd和Pb在玉米籽实中的超标率为分别为35%、62.5%;Zn、Cd、Pb和Cu在高粱籽实中的超标率分别为50%、75%、75%、12.5%;红小豆、花生和大豆籽粒中的四种重金属含量均超标。
重金属Zn、Cd、Pb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籽粒,Cu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根>叶>茎>籽粒。重金属Zn、Cd、Cu在高粱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与其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相同,而重金属Pb在高粱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与玉米不同,为叶>根>籽粒>茎。
pH与Zn、Cd、Cu的可交换态与总量和残渣态的比值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H与四种可交换态重金属所占总量的比例的负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Cu>Pb,pH与4种可交换态重金属所占残渣态重金属的比例的负相关系数从大小顺序为:Zn>Cu>Cd>Pb。
盆栽实验表明,同一污染程度条件下,Zn在田间玉米和盆栽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相同,为:叶>根>茎>籽实;Cu在田间玉米和盆栽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相同,为:根>叶>茎>籽实;Cd在田间玉米和盆栽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不同,Cd在盆栽玉米体内的分布规律是根>叶>茎>籽实;Pb在田间玉米和盆栽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情况不同,Pb在盆栽玉米体内的分布规律是根>叶>茎>籽实。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重金属Zn、Cd和Cu的可交换态与玉米植株各器官中重金属含量的正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碳酸盐结合态。总量及各形态Pb仅与玉米根中Pb的含量的达到了正相关。玉米籽实达到污染的土壤重金属Zn的临界值用可交换态Zn135.52mgkg-1表示比较合理,土壤重金属Cd的临界值用总量1.66mgkg-1表示较为合理,土壤重金属Cu的临界值用可交换态2.01mgkg-1表示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