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病例临床-病理-影像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CO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病理表现,增强对COP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发生。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经由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共同诊断的CO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特征、初治诊断及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影像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搜集COP患者79例,男性5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60.32±9.56岁,50至70岁患者分布最多,吸烟史与COP的发病关系不密切,咳嗽为最常见的发病症状,同时可有发热、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表现。初诊常误诊为肺癌、肺炎等疾病,且抗感染效果不佳,辅助检查见超敏CRP的增高。病理通过手术、经皮肺穿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取得,表现为肺泡及肺泡管内可见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混合结缔组织构成的肉芽组织的机化性肺炎病理特点。CT影像形态多样,以实变型、肿块/结节型、磨玻璃型为主,多发性病灶、胸膜下分布、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晕征、反晕轮征、病灶游走等表现,少数病情较重患者可合并胸腔积液及气胸。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70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复发。结论:1、COP患者以中老年发病为主,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可有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2、典型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理学改变为:远端肺泡腔内及支气管管腔内成纤维细胞和松散的结缔组织呈息肉状延伸。3、COP患者CT影像表现多样,可有实变型、肿块/结节型、磨玻璃型,同时CT上常表现出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晕征和反晕轮征,并有病灶游走的特点,少数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合并胸腔积液和气胸。4、COP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治疗效果好,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