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锰对工人脑磁共振及血Mn、Mg、Zn、Fe、Ca、Cu含量的研究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长期接触锰工人锰中毒的亚临床证据,及与血Mn、Mg、Zn、Fe、Ca、Cu含量变化的关系,为锰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广西某铁合金厂锰暴露无症状冶炼工人13例,其接锰平均工龄10.4年、接锰平均浓度1.26mg/m3,锰中毒工人4例,非接锰对照工人6例,进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和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各组例数血中Mn、Mg、Zn、Fe、Ca、Cu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signa 1.5MR/i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各例都依次行轴位FSE T2WI、轴位T1flair T1WI、冠状位或矢状位T1flair T1WI检查。在轴位T1WI图像上测量苍白球和同侧额叶白质的信号强度,根据公式PI=苍白球信号强度/额叶白质信号强度×100,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即苍白球指数(PI)。使用SPSS for 11.5软件包对三组工人PI、两组工人6种金属元素比值进行成组数据组间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比较Glx秩次有无显著性差异。用直线相关分析锰接触工人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血锰之间的关系。结果: 13例锰暴露工人苍白球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其PI平均值与对照组及锰中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锰暴露工人红细胞锰(MnRBC)和全血锰(MnB)存在相关性;PI与MnRBC存在相关性。结论:苍白球T1WI高信号可反映近期锰暴露,PI可反映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蓄积,PI和红细胞锰含量增高可作为锰神经毒性的早期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