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后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全部解决。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5年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3.1%,累积下降7.1个百分点。但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贫困人口数量大且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J县3乡隶属于湖北民族地区,地处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对其精准扶贫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旨在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进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借助国内外扶贫相关理论,通过对J县3乡贫困现状、贫困原因、精准扶贫实践效果、贫困户满意度进行实地调研,从贫困户满意度出发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主要评价指标,构建了J县3乡精准扶贫实践效果的贫困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J县3乡精准扶贫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到评价结果:J县3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实践效果整体满意。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贫困人口基数大,实现减贫目标难度大;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贫困人口减贫主体意识薄弱,自主发展能力差;发展扶贫产业难度大、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为此,本文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今后的精准扶贫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户识别机制;优化贫困户识别程序;建立贫困信息动态检测机制;加强民族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加大基层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力度;完善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机制;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统筹社会扶贫资源合理投放扶贫资金;构建扶贫资金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