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协作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及轨迹规划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v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智造2025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工业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由原来的自动化逐渐向智能化转变。人们对于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动作危险、工作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无法满足任务要求,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可操作性与准确性,体现了协作的灵巧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双臂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对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协调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双臂协作机器人的仿真模型,包括基座、左臂与右臂,其中左臂与右臂分别包含肩、肩膀、大臂、肘、小臂、手腕、机械手爪7个关节部位。其次,根据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参数在MATLAB中建立双臂D-H模型,求解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并利用Robotics Toolbox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求解双臂工作空间,说明双臂模型建立的合理性与工作空间范围的合理性;采用解析法计算双臂协作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并验证逆解计算的正确性。最后,采用牛顿-欧拉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双臂的动力学模型,为双臂的协调运动规划提供了基础。双臂在协调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避开外界物体障碍,更需要自身的协调防碰撞,使双臂可以无奇异位形的运动,因此,首先对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观察其运动学特性,其次,在笛卡尔空间对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分析操作空间中双臂直线轨迹与圆弧轨迹的运动效果,对实现双臂协作夹取与搬运的虚拟仿真实验提供可靠性的运动学规划。针对双臂协作夹取与搬运目标的任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的双臂协作位置/力混合的闭环控制方法,首先,将双臂协作机器人模型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并对其添加转动副连接约束与驱动约束,同时搭建双臂协作夹取搬运操作平台,其次,采用基于运动学逆解的位置控制与基于模糊PD的末端力控制相结合,实现双臂协作机器人的位置/力混合的闭环控制,控制双臂同步运动操作夹取搬运目标任务,分析双臂协作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验证双臂采用该控制方法操作任务的灵活性、容错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电容式触控屏应运而生,完全颠覆了键盘操作的人机交互方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保护屏材料从最初的玻璃材料逐渐发展为具有更高硬度,更强韧性的各种复合硅酸盐材料。随着化学工艺的进步,化学增强型碱金属硅酸盐材料更是成为手机保护屏玻璃的主要材料。近几年,随着二维材料生长工艺的进步,二维材料改性硅酸盐玻璃,如石墨烯玻璃等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在智能手机保护屏材料应用上被不断的探索。但是,长期
推荐系统可以智能、快速、便捷地为用户匹配满足其偏好的项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线应用使得人们容易构建各类用户组,随着数据的丰富,如何向用户组提供准确的推荐服务成为一个挑战。组推荐需要兼顾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偏好差异,如何预测单一用户偏好及建模用户组偏好对推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融合成员偏好是对组偏好进行建模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预定义偏好融合策略获得组偏好,基于用户显式特征辅助建模组偏好等。上
在稀土生产过程中,萃取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萃取技术决定了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而萃取设备的品质以及设备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又制约着萃取生产线的运行效率,所以,改善萃取车间设备故障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提高萃取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品质,有较大的意义。现阶段在稀土萃取生产过程中,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人力的依赖性比较大,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低,这在制约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结
根据探测目标的性质可以将目标分为线性目标和非线性目标。线性目标在受到电磁波照射时只会散射基波信号,非线性目标在受到电磁波照射时不仅会散射基波信号,还会散射谐波信号。半导体PN结就是典型的非线性目标,当半导体PN结受到电磁波照射时会散射基波和谐波信号,在其散射的谐波信号中功率最强的是二次谐波信号。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单目标和集群目标产生的二次谐波信号的探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了谐波雷达的调制方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