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免疫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采用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联合低剂量免疫抑制剂FK506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探讨其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152只,随机分成A、B、C、D、E五组,制作Allen’s胸9、10脊髓损伤模型。A组(假手术组):8只大鼠,麻醉后仅切除胸9、10椎板,不打击脊髓,缝合后立即给予0.3ml生理盐水灌胃;B组(损伤组):36只大鼠,打击脊髓缝合后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FK506治疗组):36只大鼠,打击脊髓缝合后以FK506按0.3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3ml灌胃;D组(FTY720治疗组):36只大鼠,打击脊髓缝合后以FTY720按3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3ml灌胃;E组(FTY720联合FK506治疗组):36只大鼠,打击脊髓缝合后以FTY720按3mg/kg、FK506按0.3mg/kg生理盐水联合溶液稀释至0.3ml灌胃。采用BBB评分法,观察SCI后运动功能恢复; HE染色组织学方法观察损伤区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微丝蛋白(NF200)阳性细胞,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各组的GFAP、NF200表达的灰度值。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记录,使用统计学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D、E三组SCI后,运动功能逐渐恢复,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SCI后一周E组运动评分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脊髓形态及功能接近正常。脊髓坏死程度及脊髓功能恢复程度B组最差,C组次之,D组较好,E组最好。使用专业图像软件分析GFAP、NF200的灰度值得出:C、D、E三组与B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三个实验组之间也有差异,E组的值高于C、D两组,D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Y720联合低剂量FK506能够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FTY720联合低剂量FK506优于单独用药;FTY720联合低剂量FK506促进大鼠SCI功能恢复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联合用药减少脊髓损伤局部神经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