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工艺对ZK60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铸态ZK60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在对原有挤压模具改进后,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挤压实验及T5热处理实验。并对各状态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铸态ZK60镁合金经450℃×14h均匀化处理后,偏聚相已基本溶入基体,晶界得到明显净化,达到了消除晶内偏析的目的;其强度及硬度较铸态均降低,而伸长率提高一倍多,塑性大大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其成形性能。2.通过对原有模具的改进,使挤压实验比较顺利完成,基本满足了实验要求。并对影响实际挤压力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挤压模具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参考。3.挤压能够有效地改善ZK60镁合金组织,使基体组织均匀细化,析出相弥散分布。挤压比为15时,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晶粒先细化后长大,析出相增加;挤压比不低于30时,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析出相增加。其综合力学性能与晶粒度及析出相的大小、分布密切相关。在各挤压比下,300℃是最理想的挤压温度,组织比较细小均匀,综合性能优良。同时,在该温度下,其各项力学性能均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较大的挤压比有利于晶粒的细化和第二相的析出。挤压比为30时,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硬度最高,晶粒大小约为5μm ,析出相比较粗大;挤压比为45时,其塑性最好,晶粒大小约为3μm,析出相均匀弥散分布。4.挤压工艺参数对ZK60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控制其晶粒度及析出相的含量和分布来实现的。合金经挤压+T5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挤压温度为300℃,挤压比为30及45并经T5处理后具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前者的σb =349.8MPa、σ0.2=318.2MPa、δ=22.8%、HB=80.6;后者的σb =342.7MPa、σ0.2 =303MPa、δ=25.8%、HB=78.5。5.挤压温度为380℃时的挤压态ZK60镁合金,其组织中已有细小的第二相析出,且均匀、弥散分布;经170℃×10h时效后,其晶粒尺寸变化不大,析出相明显增多,但部分聚集长大。最终导致其强度、硬度比挤压态均有提高而伸长率却均稍有降低。总之,本文通过重点考察ZK60镁合金在进行挤压变形过程中,挤压工艺参数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改进热加工工艺及改善产品组织性能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房地产网络营销是必然的趋势,部分房企试水房产电商并建立独立的区域性体系,却收效甚微,弊端与瓶颈凸显。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网络营销宏
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AF)组织强度高、韧性好,在奥氏体晶内非金属夹杂物(特别是氧化物夹杂)上诱导形核,具有很强的自身细化晶粒的能力,通过氧化物冶金技术控制钢铁材料形成大
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是一种利用金属阳极电化学溶解原理将零件加工成型的特种加工方法。它将工件材料以离子形式去除,具有工具无损耗、加工材料范围广、
本文采用组分为Al-17Si-1Fe-3.5Cu-2Mn-1Mg-2Ni-1V的喷射沉积挤压坯,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最佳固溶+人工时效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固溶后进行不同时间常温时效+人工时效处理
为什么美国会打破其长久以来的不介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的传统而卷入一战?对于这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就有人提出威尔逊政府努力保护其与协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最
随着集成电路(IC)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硅片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抛光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化学机械抛光(CMP)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硅片局部和全局平
随着1993年青岛市政府东迁,中山路街区开始走向衰败,原来的城市中心逐渐成为城市的边缘区,但青岛火车站的改造与胶州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开通使得中山路地区在城市中的区位
气体灭火系统在地铁重要设备机房的火灾探测和消防联动系统中发挥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一期工程全线地下车站气体灭火系统采用IG541混合气体作
目前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的SLABCAD软件,能够较准确分析无梁楼盖的内力,并给出基于承载力的配筋计算结果,但该配筋没有考虑裂缝宽度限值条件。本文针对SLABCAD软件的计算原理
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的情境更为复杂,这必然驱动公共管理的整体变革。从情境来看,极端灾难、跨界危机与新兴风险共同形成了公共管理面临的复杂情境。从结构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