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大方向的调整和更改,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演进,现今世界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适时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抓手,“互联互通”肩负着将这一伟大构想付诸实践的第一重任。现今,“互联互通”的0标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然而,在现行立法体制下,“互联互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无法在现行的国际硬法体系内得到解决,所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互通”目标实现的法律保障路径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际硬法在“互联互通”目标中的困境的研究和分析,介绍了条约作为国际硬法的主要渊源在“互联互通”目标下的缺位,分析传统的国际法解决这些困境的局限和约束,正是由于这些局限使得探索软法之治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加具体的讨论了其他国际法渊源在“互联互通”目标下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进一步证明了国际软法的生存空间。本文从软法的概念、特征、种类、作用等基础概念入手,着重分析软法在“互联互通”推进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传统的国际法相对比并结合现有实例对于软法的可行性进行说明和论证。同时,分析国际软法构建实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首先站在全球的视角,分析欧美等国涉及到的软法形式,从中了解其他地区在推进软法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而分析在我国“互联互通”目标下软法的具体构建路径,以基础设施建设及融资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在我国“互联互通”目标下国际软法构建路径的启示。最后对我国“互联互通”目标下国际软法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互通”目标下软法内容制定的基本原则,然后在有基本原则的指导之下,对软法进行形式要件的探讨,结合各自的优势,对接下来国际软法的构建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