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肿头败血症(Duck Swollen Head Septicemia,DSHS)是近年流行的、以肿头、全身败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鸭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给当地养鸭业带来极大的损失。“鸭肿头败血症”与鸭瘟等疫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而且当前存在着缺乏有效免疫方法,以及致病机理不清楚等问题。本研究建立了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作了鸭肿头败血症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以及鸭肿头败血症的鸭胚病理学研究。 首先,本研究采用葡聚糖G-200层析技术纯化鸭肿头败血症病毒(Duck Swollen Head Septicemia Virus,DSHSV),用纯化的DSHSV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DSHS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鸭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ELISA方法。确定了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μg/ml,封闭液为2%明胶,待测血清稀释度为1:400,兔抗鸭血清稀释度为1:800,酶标羊抗兔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0,血清样品阳性样品判断的临界值OD490nm值为0.44。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不与鸭肿头败血症阴性血清、鸭大肠杆菌阳性血清、鸭瘟、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呈现交叉反应。 在此基础上,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玫瑰花环试验、攻毒保护试验研究鸭肿头败血症疫苗免疫应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在一免后7-14d,蜂胶苗组E花环结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在一免后21-84d,油苗2组E花环结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在一免后7-21d,蜂胶苗2组EA花环结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在一免后28-84d,油苗2组EA花环结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试验组B细胞免疫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一免后7-56d,蜂胶苗2组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强毒攻击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对强毒的攻击都有保护力,保护率分别是蜂胶苗2组90%,蜂胶1次免疫组80%,油乳剂1次免疫组50%,油乳剂2次免疫组80%。 最后,鸭胚接种鸭肿头败血症病毒,然后观察其解剖、组织病理和细胞超微结构,表明鸭肿头败血症病毒在胚上引起全身性败血症,肝脏出血,肝血窦充血出血,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充血出血,肾小管内有大量蛋白质,形成蛋白管形。肌肉出血,尤其是腿肌出血严重,在镜下皮下片状出血,肌丝间有大量红细胞浸润。脑膜出血,脑基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