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产业大众化消费日益普及的当今,篮球产业越来越受到我国球迷消费者的青睐。伴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之篮球运动的普及化、广泛性和比赛的观赏性的特色,职业篮球俱乐部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把职业篮球产业也带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职业篮球产业历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体育产业的焦点,NBA则是职业篮球的顶级代表。在这极度吸引“眼球”的顶级赛事中,姚明、易建联、孙悦等中国职业球员的出现,更引起了中国篮球爱好者的兴奋,甚至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一体育商业模式的成功运作,也充分展示了我国职业篮球产业的广阔前景。本文立足当前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市场化推进到今天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篮球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梳理篮球产业化研究过程及职业篮球产业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找出中美两国篮球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中的差异,进而对中美两国职业篮球产业化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我国职业篮球产业化运作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以及其产业化运营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构建起国内职业篮球产业化运营的价值链模式。最后,通过对两个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篮球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依据采集到的详实的文献资料,对中美两国职业篮球产业化运营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内容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中美职业篮球产业化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的篮球市场,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两国宏观政策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差异也造成了两者的巨大差异性,相应地在管理体制方面和实际操控方面也必须有所不同。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相似点和差异性,从职业篮球市场发展轨迹出发,针对我国职业篮球的现状,借鉴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运营的经验和教训,重点研究和比较了:中美职业篮球俱乐部管理机构设置的差异,中美职业篮球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差异,中美职业篮球俱乐部组建形式的差异,中美职业篮球俱乐部转会制度、合同制度的比较以及中美职业篮球俱乐部市场运营、后备力量培养的差异等。经过研究和分析,以构建我国职业篮球产业链价值链模式为目的,针对我国职业篮球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运作经验不足;2.产权不清、缺乏规范合理化的市场实体;3.管理机构简单化、笼统化;4.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5.人才缺乏等制约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的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建立投资结构,扩大经费来源,推进体育事业体制改革;2.建立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实体、产权明晰的职业篮球俱乐部;3.建立利益一致的职业联盟及其合理的组织结构;4.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支撑系统和管理制度体系;5.加强多学科合作,充分利用高科技提高篮球产业化水平;6.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的培养形式等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