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国通信行业运营商进行了新一轮重组,原有的六大运营商整合为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重组后,打破了原有的分业务经营模式,整个行业进入了全面的全业务经营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整个行业的竞争加剧和风险放大。从而促使运营商从粗放发展阶段向更为精确化的规模效益并重的发展进行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防线,需要及时建立和健全有效风险发现、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并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和反馈问题,从而推进企业解决问题。相应的内部审计需要进行与企业整体战略相适应的转型,从而达成这一目标。为了适应企业业务转型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集约化、信息化等手段提升了原有审计资源所能发挥的效用。这一提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组织、人员、流程、服务和技术。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流程高度信息化后形成的审计壁垒。2.审计人员、机构分散造成的集约化运作困难,需要形成非现场审计能力。3.审计分析、决策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形成有效的群体决策机制。上述三方面问题,需要通过管理与技术两方面的创新与转型才能得以实现,其中基于GDSS的非现场审计信息系统是实现上述转型过程的理念、流程和模式的落脚点。研究基于GDSS的非现场审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是上述目标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某通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有的审计理论、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大方向开展研究。在管理方面研究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需涉及的:(1)组织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2)流程设计框架、流程业务范畴和流程环节。(3)审计项目任务分配机制、服务流程监控与质量控制。在技术方面:研究了基于GDSS的非现场审计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其功能架构、数据流。最后,本文研究了具体使用这一信息系统的风险和控制策略,论述了上述解决方案及信息系统中所蕴含的管理理念,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期望能将这一信息系统的应用拓展至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预警、控制范畴。以期提升企业实际风险管控能力,最大程度地支持企业高速、规模发展,并且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方法,促成企业从粗放增长向有效益有规模的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