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城镇化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国策。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与区域之间的均等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立足于以往国内外的研究,对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与现状进行分析。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以及社会融合方面分析城镇化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我国30个省市2007-2013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指数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应用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显示城镇化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系数达到0.435,城镇化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分析城镇化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运用变异系数法得到我国整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社会发展层次,不均等化程度加剧。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城镇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起到较大作用,但是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借鉴国外先进的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从投融资机制、户籍制度以及政府财税体制方面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与均等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