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列子注》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分析张湛如何构建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梳理张湛虚静思想内在结构、及其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关系等,来初步探讨张湛思想蕴含的独特哲学史意义,也为进一步丰富魏晋玄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补充。张湛面对前人所遇到的“圣人”何以“体无”之困境,根据道与人、形与神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凝神合道”的观点,并构建了“虚静”统摄“太虚之域”与“有形之域”的二元虚静思想体系。其中,“虚静”不是消极的“虚无”之意,而是在力图扬弃前人思想并融合儒释道的基础上,提出“虚”、“至虚”、“太虚”、“虚静”等一系列概念,以解决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等几大魏晋玄学议题和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问题,并从万物本体、人的生存等多重方面消弭人们对生死、有无、祸福的执著之心,来实现人在“有形之域”的虚静而生,从而建立社会良序和个体内心的安顿秩序。面对人如何“虚静而生”的问题,张湛提出“道行两域”的思想,并构建了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就“太虚之域”和“有形之域”两者互为因果、无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而言,我们可以把张湛虚静思想的逻辑进路划分为群有起于“太虚之域”、委顺于“有形之域”、复归“太虚之域”三个环节,以此阐发张湛思想中的虚静与道、“群有”之“禀生”、万物和人之“反本”的内在关联。在起于“太虚之域”之环节中,从“有无之辩”到“本无自生”,张湛指出太虚之域在万物从“无”到“有”的萌发中起到了场域的作用,而非生成的作用。借此张湛诠释了如何以虚静思想解决“有无之辩”的议题。张湛融合王弼的“以无为本”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提出“本无自生”的论点。他以无—虚—虚静开“两域”—太虚之域的逻辑进路,表述了从“无”到“有”、“无”在“太虚之域”的萌发和“道”在“太虚之域”中的运行。在委顺于“有形之域”之环节中,张湛认为人虚静而生于“有形之域”,其中包含个体的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他认为社会的良好秩序以“顺名教而任自然”为原则:乱世以儒家的名教礼法治世,顺世以道家的无为虚静为政,从而做到虚静无争;而人的虚静包含“顺性安命”、“虚静养生”、“肆情达生”三个方面。张湛认为人的虚静而生关键在于对内在的“心”的修养;人只有无心无念、无言无意才能做到“方寸与太虚齐空”,从而进入虚静境界——“无知之域”。可以说,“无知之域”是超越言意、有无、生死、祸福等差别、而达到的虚静境界。他的推论是:天地的虚静——物的虚静而全——人的自然虚静、肆情达生——“无心无念”、“无意无言”的无知之域。张湛在此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魏晋玄学议题。在复归“太虚之域”之环节中,张湛主要阐发凡人、圣人等,因离道的远近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死观和反本的途径与态势,以及由此展开的何为圣人、圣人何为、凡人能否超凡入圣,以及凡、圣如何反本而复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在此,张湛致力于思考并解决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主题,而且指明了太虚之域是人“形散神灭”、反本归虚的归宿,以及圣人何以“凝神合道”、“冥通内外”。张湛的“圣人凝神”观解答了圣人何以体无的难题,并推进了郭象“内圣外王”、“弘内而游外”的思想。他指出以自然为法、“密用而不显”是圣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圣性、道性。总体而言,张湛“虚静”思想实现了对魏晋玄学由外在的形而上本体到内在之“心”的转向。他以“心”为核心,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存在是“道”、“德”、“性”、“心”、“神”、“情”、“欲”等的统一。他以“虚”代替“冥”,力图消融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辩”,并尝试构建和实现社会安定和个体内心安顿两大秩序的理想,这对当代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探讨都有重要启示。不过,张湛“虚静”思想也存在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人能否合道、凡人致圣等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等不足之处。但相比而言,张湛“虚静”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探究。张湛“虚静”思想较为全面地诠释了虚静与道、万物禀生的关系,以及万物与人如何反本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它对后世佛教般若学、道教重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由此而论,张湛虚静思想使张湛思想具有了独特的哲学史意义。
其他文献
对筛选到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进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发酵上清制取乳酸菌素
取广东分布较为均匀的48个气象观测站50年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广东冬季水资源量,用主分量分析计算其主分量及相应的特征向量。通过主分量和特征向量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质量的好坏、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这一点在多泥沙河流水能开发管理中十分凸显
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利用已被广泛认为是光催化研究的热门话题。在这项研究中,本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多功能光催化反应系统,其中贵金属Au改性的ZnIn2S4光催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
战后日本如何筹建社会保障体系─—“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国际研讨会侧记陈庄,胡令远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旧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
绝大部分人在说到听说读写的时候,总会联想到英语和语文这类语言类的学科,对于主要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学科,人们普遍认为其作用和学习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思维性和
小学歌唱教学属于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音乐技能与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
当前越来越多的食品与“冷链”相结,“新鲜-安全-健康”的生活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中国食品冷链企业的“先头部队”经过前几年供应链环节“节点”的物流起步发展阶段到2010年下
从技术联盟成员之间合作的博弈关系角度,构建了技术联盟成员合作创新的信誉模型,研究了信誉对技术联盟成员的激励效应,以及信誉与联盟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完
为证实漏天机接骨丹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 ,以骨折挫伤散为对照 ,将 144例胫腓骨中下 1/ 3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为 83.7% ,对照组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