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温和灸疗法对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为温和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证据。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8例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患者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气压循环驱动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每周进行2次治疗。每周测量并记录患肢臂围,患肢自觉肿胀程度和患肢肌力,并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记录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疲乏评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臂围平均值及差值、肿胀感、肌力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疲乏评分。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通过4周的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患肢臂围均较治疗前缩小,组间及组内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臂围分别减小1.13cm和0.61cm,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方差分析,从第一次访视开始P<0.05,具有统汁学差异,治疗一周后试验组的疗效开始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肘横纹及肘横纹上1Ocm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在此两点处臂围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自觉肿胀感评分组内前后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感均较治疗前减轻,组间比较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条目改善具体表现在"疲乏"、"对治疗的态度"、"治疗的副作用"三个方面;患者疲乏感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之间在总体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组内前后比较,在"行为"、"情绪"、"感觉","认知"四个维度评分及疲乏总评分上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试验组效果明显。安全性评价上,一例患者因温和灸治疗导致患肢上臂出现潮红、瘙痒皮肤过敏反应。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疗法均能有效的改善上肢淋巴水肿。温和灸治疗相比气压循环驱动治疗在缩减患肢臂围上更明显;温和灸能使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更快起效,并对上肢淋巴水肿引起的肢体肿胀感缓解更明显;温和灸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多维度减轻患者疲乏感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温和灸疗效确切,操作相对简便、成本低廉,患者接受程度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的方案。
其他文献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科普读物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提升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辅助材料。然而儿童科普读物并没有受到家长、教师的足够重视,即使意识到读
目的 研究如何运用肝血流阻断技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通过阅读肝血阻断技术发展文献,对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结果 已理清各类血管阻断技术至今发展.结论 肝血
随着大数据在公安系统的应用和贵阳市公安局科技强警的不断深入,贵阳公安在大数据支撑下率先在全国刑事侦查领域实现案发现场以及人像还原的全景模拟,为及时侦破案件、精准打击
报纸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病人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8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按临床常规治疗
对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性作了简要的概述.应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选矿生产指标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的应用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