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俯卧位通气对早期重症肺炎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我院呼吸一科RICU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对其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并记录俯卧位前后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胸部影像学变化,同意行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者记录心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并随访28天临床结局。结果:俯卧位1h、俯卧位2h组氧合指数(PaO2/FiO2)与俯卧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俯卧位4h、俯卧位8h、仰卧位1h组患者PaO2/FiO2明显升高,与俯卧位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俯卧位前后各个时段的血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者共8例,俯卧位前后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VWI越高的患者氧合指数越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实变与毛玻璃影共存,28天病死率为40%。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早期重症肺炎ARDS患者的氧合水平,但改善并非立即显现,相对较晚,且不明显增加患者的心脏做功,对血流动力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