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金的投资管理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积极组合管理和消极组合管理。积极组合管理包括市场时机的把握与证券选择,积极组合经理认为,市场不时存在着错误定价的证券,他们可以通过信息分析,调整手中持有证券的比例(比基准高或低的比例),以求超过基准组合收益的超额收益。而消极组合经理认为证券市场相对有效,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他们往往采取指数化投资方式。 积极组合管理是我国众多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但许多基金(包括优化指数基金)积极组合管理的绩效不够理想,基金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很大,基金业绩不够稳定。本文根据西方的积极组合管理理论,研究投资基金采取不同的投资模式的业绩表现。通过证券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个股相关参数;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预测个股和组合A值的大小;利用Trynor-Black模型,构造积极组合,跟踪基金的业绩表现、采用横截面分析的方法,以深沪基金管理绩效为标准,检验完全积极投资组合模式基金绩效的高低的稳定性。 第一章引言通过对一些相关投资理论的分析,简要说明积极组合理论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指出我国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二章回顾西方积极组合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积极组合应用的实证研究。第三章对本文的研究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样本、数据作简要说明。第四章阐明实证研究程序,对文中积极组合的构造,资产的优化配置,基金组合业绩的评价做详细论述。第五章通过对积极组合基金构造的四种投资模式的业绩跟踪分析,研究各基金模式的应用价值。实证结果表明:与我们预期结果无异,指数化投资模式是一种较好的分散风险工具;由于β值代表系统风险。β值调整模式是一种通过调整组合系统风险来把握市场时机的投资模式;如果基金经理人有很高的α值预测能力,那么优化指数投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资产配置模式;完全积极组合投资模式的管理业绩水平和业绩的稳定性好于深沪市场运作的基金,最适于目前市场条件的应用。第六章结论与启示,指出本文的主要成果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