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定义以往传统意义的经济增长动能,人们总倾向于土地、资本、劳动力是推动其发展的三因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日益普遍的今天,技术的革命和体系的创新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心,金融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系的建设完善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区域金融作为现代区域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要素,结构、体系和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创新深入、领域拓宽,俨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左膀右臂,甚至在许多时候居于核心作用,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的共识。区域金融包括了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结构在空间上的运行状态,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造就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及金融结构分布的巨大差异,并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要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我国的金融经济支撑作用进行划区域研究。浙江省既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强省,选取其为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领先性。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区域金融理论及其对经济增长支撑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为研究框架,截取改革开放以来至今长达34年的时间跨度,采集了大量经济金融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然后考察了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状况,采用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和以泛长三角其他省市的横向比较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因子和模型,对浙江省金融业予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从银行、证券、保险及综合指标等方面加以实证研究,得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正相关且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其中银行因子与经济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36,证券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10,保险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26,即在贡献力度上银行业强于保险业强于证券业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