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粮食生产总量基本平衡和丰年有余的前提下,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增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着。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生产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资源优势给其带来了粮食丰产。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4260万吨(列全国第一)。其中,小麦产量2480.9万吨(列全国第一),棉花总产达到66.7万吨(列全国第3位),油料总产408.7万吨(列全国第一)。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对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矛盾,不利于河南省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本研究针对河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形成原因、制约因素等。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论文结构及其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分析河南省农民增收的历程,从历史角度和河南省农民收入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分析。通过分解河南省农民收入内部结构,从农民收入的时空差距、农民收入构成分解来分析农民收入的内部机理,从而分析河南省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并展望其前景。 第三章从粮食产业的角度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探讨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中详细分析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通过比较河南省同中部省份主要粮食作物的优劣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物质投入要素同河南省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运用相关分析剖析主要农产品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寻找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途径。 第五章从粮食主要进口国家和粮食主要出口国家的角度,分析国外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经验,以期寻找我国可借鉴的政策措施。 第六、七章通过比较河南省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农村财政投入以及粮食市场的优劣势,结合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耦合途径、政策措施,此途径属于长期调整措施。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来研究河南省粮食生产物质投入要素的效率,从农业生产投入要素配置角度,寻找耦合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途径,此途径可作为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近期调整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在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治疗时间在2019 年4月至2020年 1月,抽取56 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城市中的给排水工程是重要的工程设施,作为市政工程中的主要内容,需要全面进行管理,才能发挥其作用,可以说,给排水是城市建设中的关键点.给排水工程情况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在管理体系、施工技术、竣工验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及时进行管理机制的完善,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是
退耕还林政策(SLCP)是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具有十分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米脂县463户农户的调查,获得了一手资料,运用比较和
创先创业教育逐渐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一种潮流与趋势,也是为人才顺利进入社会,找寻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