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对坐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对坐叶化学成分的研究、对坐叶指纹图谱的研究以及对坐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第一章论述了对坐叶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结晶等方法,从甲醇回流提取物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借助波谱(UV、IR、MS、NMR)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分别是:3β-hydroxy-oleana-ll,13(18)-dien-28-oicacid(DZ-2)、3-epi-betulinicacid(DZ-3)、白桦酸(DZ-5)、β-谷甾醇(DZ-6)、齐墩果酸(DZ-7)、胡萝卜苷(DZ-8)、熊果酸(DZ-10)、simiarenol(DZ-12)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DZ-2、DZ-3、DZ-12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第二章论述了对坐叶的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结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行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相似度比较软件,对10个不同产地对坐叶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峰面积的RSD为28.89%~93.35%,峰面积比值的RSD为67.48%~113.22%;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3%~0.79%,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12%~0.85%。本方法重现性、稳定性好,可较全面的反映对坐叶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   第三章论述了对坐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研究,对贵州省8个不同产地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首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对坐叶中两个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其进样量分别在0.4230~1.269μg(r=0.9993)、0.9680~2.904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99.41%(n=9)。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中性分子、两性离子及阴离子在气相和水中稳定存在的构象,进一步系统地探索了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与铀酰离子作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