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脊梁,是一个政党进步的不竭力量之源,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并对其文化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正确对待本国文化、外来文化和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价值观念尚未系统,心理情感尚未成熟,需要高校教育加以正确的引导。高校立足时代要求和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实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成果,并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出对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对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具体有效的文化自信培育对策。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背景,梳理了论文写作的思路,确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为优化高校思政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教育过程不完整、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并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学生以及外部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个别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大学生自身文化认知水平不高和多元文化交织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第三部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优化高校思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对策。从强化一个阵地、完善一支队伍、发挥一个主渠道和搭建一个平台四个角度出发,强化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实现课堂教育和实践养成有机结合,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