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回收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催化反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类型的高效催化剂不断涌现;尤其是非均相催化剂,不仅方便地解决了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循环利用的难题,还能有效克服重金属导致的各种相关污染问题。磁性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能、简单的合成方法和规整的结构。另外,磁性材料表面便于包裹易于功能化。这些特点为催化剂的固载提供优越的条件。本论文将磁性材料和氧化硅材料进行有效复合,制备两种磁性氧化硅包裹的固载型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催化剂表征和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   (1)第一部分:我们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磁性纳米小球(直径约为350nm),利用TEOS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对纳米小球进行包裹,然后将合成的(S,S)Ts-DPEN和(R,R)Ts-DACH硅源嫁接到载体材料上,最后分别再与[Cp*IrCl2]2和[Cp*RhCl2]2进行配位成功得到了固载催化剂5(Cp*IrTsDPEN-MNPs)和6(Cp*RhTsDACH-MNPs)。分别将这两种催化剂应用到水相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体系中,研究探讨催化剂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5和6都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该非均相催化剂在小磁铁的帮助下可以方便实现回收,重复套用10次后,催化剂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没有明显降低。   (2)第二部分:该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磁性材料进行了进一步修饰,在模板剂(CTAB)和TEOS帮助下在碱性条件中进行自组装,再利用乙醇将模板剂萃取除去,得到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磁性材料。以该材料为载体,通过后嫁接的方式分别将铑、钯催化剂分别嫁接到载体上。并利用TEM、SEM、XRD、IR、磁性回滞曲线对其进行分析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嫁接后催化剂依然保持原有的超顺磁性。将这种有机铑-钯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suzuki偶联和芳香酮的氢转移中,得到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催化效果。
其他文献
热电材料又称温差电池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是一种应用于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的新型功能材料。Ⅴ-Ⅵ族系化合物的热电材料,是研究较早、发展较成熟、性能最好和应
近些年,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生物酶的固定化是关键技术之一,至今,大量的报道证明载体材料的结构
随着化石能源的高强度利用以及利用化石资源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可替代的资源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生物质具有含量丰富、可再生性以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