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民生问题是一个备受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完善更是关注,他们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马克思民生观作为科学的民生观,无疑会为我国的民生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以国内外对于民生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为重点论述内容;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民生观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改善民生状况而奋斗,使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和重视民生,在批判和继承了启蒙思想家、黑格尔、费尔巴哈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民生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马克思民生观,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三部分全面论述了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内容,具体从理论基础、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实践以及实现民生目标的途径五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马克思民生观在实现人类解放的基础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以此为最终奋斗目标,为我国民生建设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民生观的当代价值,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中,马克思民生观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民生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渊源、为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支撑。践行马克思民生观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即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有助于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民生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民生观内容丰富,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且提出了实现民生目标的途径,这些理论和内涵对于我国当下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运用马克思民生观指导我国的民生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马克思民生观,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民生思想,丰富我国民生建设理论,有利于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促进民生的改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