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东海油气田划界而引起的中日两国的争端是当前热点和看点。两国虽然历经若干轮的磋商,达成了部分有限度的共识,但又因种种因为导致此争端至今仍然无解。通过观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政策方案,笔者发现针对该争端的深层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都有其盲点、片面性,政策建议甚至无可操作性。而从国际法角度剖析该争端的专家、学者、智库在两国和其得出的研究成果都可谓不计其数,但非常尴尬的却是力主通过国际法来解决此争端的对策事实上从未真正进入过两国最高决策层的视野并付诸实践。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另辟途径,尝试用温特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共有知识(文化)、国家身份、体系结构、互应逻辑来分析当下中日两国关于争端的各自主张及外交互动。力证出中日东海油气田争端之所以无解,因为在于中日在处理双方间的敏感问题时,一是无积极的“共有知识”,二是双方彼此互有的“敌人”形象长期存在并加深所致。笔者也将就这一症结从建构主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