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意见》(2010-2020)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一致要求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动机策略的频率,以及这些频率对于学生而言的有效性。本研究调查了温州地区的168位教师和231名学生对学习动机的态度,包括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肯恩大学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使用SPSS 22.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检验,得出了均值,均值差,检验了教师使用动机策略的频率和有效性的关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更看重及时反馈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更重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都不太喜欢小组竞争的模式,尤其是教师。教师不太热心于使用先进的在线学习软件但学生很喜欢。双方都很看重学习任务,教师更看重清楚地讲解好任务,学生更看重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教师坚持认为定期的测验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认为教师鼓励他们更加自信的动机策略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教师和学生认为相比其他动机策略,学习自主性并不是最重要的。从之后的半结构式访谈中得出的数据显示学生没有预料到大学同样是需要很努力的。学生更热心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类应用程序。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展示真实风采和心胸开阔的老师,喜欢在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几乎全部学生认为初高中的学习经历严重的损坏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认为由于年龄差异,心理差异,代沟与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和学生对技术,任务,考试和自主学习的态度不同。教师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和谐而不是竞争,学生不太积极参加组际竞争。教师警告课堂娱乐化现象。教师也认为因为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他们缺乏学习自主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找到方法来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并不断了解学生动机的动态。教师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和其他方法来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并采用更全面的评估系统来评估学习者的努力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