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广州芳村茶滘社区汉族成年居民的血脂、肾功能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其中血脂异常、肾功能异常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成年居民防治血脂异常、肾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方法: 1.在广州芳村茶滘社区通过居委会向居民公告的方式招募志愿者至芳村社区门诊免费参与血脂、血肌酐检验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淤血质、特禀质等九种。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等三类。血肌酐分组分为血肌酐正常组,血肌酐异常组。 2.调查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情况,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酷(TG)、血肌酐等指标。 3.使用 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取x±S或 M表示,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或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平为a=0.05。 结果: 1.一般统计值 共有521位居民参加调查活动,最后收集到297例有效对象,为资料中同时含有血脂和(或)肾功能及中医体质类型辨识结果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208例,男女比例为3:7。年龄最小31岁,最大87岁,中位数67.5岁。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6.10%、43.73%、29.49%。血脂异常总发病率79.32%。男、女性血肌酐升高占总人数百分率分别为5.76%、8.81%,总发病率为14.57%。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特禀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构成比分别是:51.52%、16.16%、3.70%、0.34%、8.42%、1.01%、15.82%、3.03%、0.00%。 2.统计分析 (1)九种中医体质之间的血脂值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二分法中痰湿质与非痰湿质之间,总胆固醇值分布有统计学意义,痰湿质较非痰湿质的总胆固醇值低。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中,总胆固醇值分布有统计学意义,虚性体质较实性体质的总胆固醇值高。 (2)九种中医体质之间的血肌酐值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分法中,血肌酐值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中,总胆固醇值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血脂和血肌酐之间基本无相关性。 结论: 1.该社区成年居民三种高脂血症以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最高;高脂血症总发病率为79.32%,远高于2002年的全国性大规模调查的结果。血肌酐升高的总发病率为14.57%,稍高于王海燕牵头的2010年完成的全国性调查的结果。九种中医体质中,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湿热质、特禀质很少,淤血质没有。 2.(1)早期的,轻度的,老年血脂异常的患者可以是平和质或虚性体质为主。在该类人群中防治血脂异常的发生发展,可针对性的加强补益治疗原则。老年人,轻度慢性肾功能患者,中医体质与肾功能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2)血脂与血肌酐基本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