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活化、抵抗凋亡及延长肿瘤细胞生存时间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EGFR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阳性及预后差相关,但这些研究仅限于EGFR的蛋白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基因R497K(rs11543848)及-216G/T(rs712829)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宫颈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集196例宫颈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41例,联合化疗155例。患者年龄、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资料来自病历记录。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完全缓解者127例,部分缓解者69例。随访资料来自门诊定期复查或通过电话及通信随访。截止到2012年2月,有完善随访资料的有193例,失访3例。结果未出现复发或转移者147例,出现复发或转移者46例。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 LDR)方法分别对患者的EGFR基因R497K、-216G/T两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版软件包(SPSS Company, Chicago,Illinois, USA)进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卡方检验分析R497K基因型及-216G/T基因型在组间的分布差异。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相对风险度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 CI)。结果:1.127例完全缓解患者组,R497K多态位点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53%、55.12%和28.35%;69例部分缓解患者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99%、53.62%和17.39%,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5.522,P=0.063)。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基因型与个体的放化疗敏感性无关,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0.436(95%CI=0.187~1.017);而携带A/A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者放化疗敏感性,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0.244(95%CI=0.087~0.680)。2.随访时间内,147例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组,R497K多态位点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37%、53.74%和28.89%;46例出现复发或转移患者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26%、58.70%和13.0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83,P=0.083);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基因型可能与宫颈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无关,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0.696(95%CI=0.292~1.657);携带A/A基因型可能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0.248(95%CI=0.078~0.786)。3.127例完全缓解患者组,-216G/T多态位点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34%、8.66%,69例部分缓解患者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61%、17.3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0,P=0.070)。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T+T/T)与个体放化疗敏感性无关,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2.412(95%CI=0.856~6.797)。4.随访时间内,147例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组,-216G/T多态位点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44%、11.56%,46例出现复发或转移患者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9.13%、10.8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7)。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T+T/T)与宫颈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无关,经过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校正,校正OR值为1.027(95%CI=0.324~3.253)。5.其他临床参数与宫颈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与放化疗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临床分型、治疗方式与放化疗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临床分期与宫颈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6.其他临床参数与宫颈癌患者复发或转移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复发或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临床分型、肿瘤大小、治疗方式、放疗技术、放疗剂量与复发或转移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仍与宫颈癌患者复发或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结果提示EGFR基因R497K多态性位点与宫颈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及复发或转移风险相关。携带A/A基因型患者与携带G/G基因型患者相比,近期疗效好;复发或转移风险低。R497K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作为预测晚期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及复发或转移的预测指标。2. EGFR基因-216G/T多态性位点与宫颈癌放化疗近期疗效及复发或转移风险无关。3.临床分期是影响宫颈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年龄是影响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