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上皮瘤病组织病理、病理生理及防控方法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患病后上皮瘤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感染水霉后上皮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对患上皮瘤病后机体部分免疫因子和养殖池水质因子进行测定,最后综合病原、机体与环境等因素建立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 10和11月份随着水温的降低,病毒感染鱼体以后,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厚度显著增加,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增生方向相反,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血管,伸入到上皮瘤细胞中形成乳头状瘤结构。12月份和1月份,上皮瘤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速度显著增快,更多层的上皮瘤细胞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叶状乳头状瘤结构,在上皮瘤增生过程中组织小叶中央出现大量团簇状粘液细胞,并有颗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于上皮瘤细胞之间。2月份和3月份,当水温回升以后,上皮瘤中表面粘液细胞显著增多,然后以全浆型分泌方式分泌,粘液细胞崩解破坏;粘液细胞分泌后引起临近上皮瘤细胞坏死,脱落;4月份,随着上皮瘤组织的变薄,消褪缓慢,上皮瘤各小叶之间的间隙出现大量色素沉着,外观上皮瘤为黑色,表面可见有坏死脱落的上皮瘤细胞,5月初鳞片上皮逐渐趋于正常上皮。 患病异育银鲫受到拉网、捕捞和小水域屯养后体表产生大量粘液,随着体表粘液物质的消失,体表变粗糙干燥,此时如果水体中有水霉菌丝或孢子,容易继发感染水霉菌。H~E染色结果显示:上皮瘤感染水霉以后,初期瘤细胞排列出现不规则现象,组织切片仅能观察到少量水霉菌丝,颗粒细胞增多、粘液细胞减少;随着水霉的扩增,部分上皮瘤细胞开始坏死,核消失,膜崩解,整个细胞破裂,而且可以看到大量的菌丝;最后上皮瘤组织紊乱、脱落。水霉可以趁机进一步侵入其他组织,夺取机体营养,鱼体最后瘦弱而死。 疾病发生后对机体的免疫能力有一定影响,文章研究了自然发病条件下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并对上皮(瘤)、血浆、肝脏、肾脏以及脾脏中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等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各组织中LSZ活性患病鱼比健康鱼均显著性降低(P<0.05);AKP活性上皮(瘤)、血浆以及脾脏患病鱼比健康鱼显著性升高,而肝脏和肾脏显著性降低;ACP活性上皮(瘤)中先升高后下降,肝脏显著性下降,血浆、肾脏和脾脏显著性升高;SOD活性上皮(瘤)和血浆中显著性下降,肝脏和肾脏中先显著性升高后下降,脾脏显著性升高。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各组织免疫相关酶类活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患病初期机体免疫力出现暂时性增强,后期免疫功能下降。 生物引起的鱼类疾病是由于病原、鱼机体和水环境因子相互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环境因子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病原的生长繁殖和鱼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预防上皮瘤病的发生,在上皮瘤病流行季节,每月下旬对异育银鲫上皮瘤病发病较为严重的裕安淡水养殖场的37个养殖池水质进行测定分析,其中20个养殖池为发病池,17个养殖池为未发病池。水质测定结果表明除2007年9月份发病池NO3-N与未发病池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月份发病池与未发病池中的pH、NH3-Nt、NH3-Nm、NO2-N、NO3-N、COD和S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NH3-Nm、NO2-N和SRP偏高的协同作用可以对鱼体免疫功能造成损伤,增加异育银鲫对疾病的易感性,在病毒病原存在的条件下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异育银鲫上皮瘤病流行规律和病毒性疾病的特点,防控该病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预防为主。对该病主要采取杀灭和抑制病毒病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同时提高异育银鲫抗该病的能力和改善水质等综合性措施,达到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鱼种购自未出现该病的鱼种场,下塘前,用2ppm聚维酮碘粉(Povidonum-iodum,PVP-Ⅰ)进行药浴15-20min,严格控制传染源。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经常换水以及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减少水体中NH3-Nm、NO2-N和SRP对鱼体免疫功能的损伤;疾病流行前期用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杀灭水体及鱼体表可能携带的病毒;患上皮瘤病死亡的病鱼应集中处理销毁,深埋处理,在覆盖土前应在病鱼上撒些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剂进行消毒,这样可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创新教育思想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实施途径。下面我就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加强英语的立体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的蓬勃发展,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加强英语的立体教学,创设大英语环境,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已慢慢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逐渐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的需要。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教学特点    1.多媒体的
摘 要: 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而目前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从学生的心理、语言知识、习惯的现状出发,着重探讨了如何从加强语音训练、优化心理环境、提供富有趣味的听力资源、兴趣培养、文化渗透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听力 提高途径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英语必须具备的四项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四个重要标准。在这四项技能中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语言的功能是交际,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学习和运用语言进而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并始终充满着生活与快乐的气息。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强调语言运用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教学中注重对语法、词汇等细节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整个英语课堂缺乏创新与创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是近几年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中国南方番鸭饲养区出现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又称为番鸭肝白点病,俗称“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是一种以软脚为
“亲其师,信其道”,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除了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外,更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言行上的沟通,积极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而努力。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一
摘 要: 本文对表象训练的概念、作用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表象训练的功能及常用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表象训练 理论 方法 研究现状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被最为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本文旨在对这些概念和理论进行评述,对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