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并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农业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的发生。其中洪涝灾害是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1998年的洪涝灾害席卷了大半个中国,2010年的洪涝灾害更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蔓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洪涝灾害的高频高损引起了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传统减灾注重研究和控制自然致灾因子,忽视受灾个体的社会经济特征。而洪涝灾害是洪涝因子与社会经济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将自然致灾因子和受灾个体社会经济脆弱性结合,研究灾害脆弱性才是减灾的正确之道。基于此,本文以洪涝灾害脆弱性为切入点,诊断各县市脆弱性状况,分析不同脆弱性地区农户减灾需求的区别和联系,并深入探究影响农户减灾需求的因素。为满足农户需求,提高其恢复能力,进而降低洪涝灾害脆弱性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选取了洪涝灾害这一长期困扰江汉平原的自然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成果,构建了江汉平原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江汉平原地区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比较了不同脆弱性条件下农户对减灾措施的需求优先序,找出了农户减灾措施需求的共同点。研究发现,各地农户均将减灾产品和服务需求排在第一位。于是,论文以此减灾措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元logistics模型,分析影响江汉平原农户减灾措施需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家庭种植面积与质量及农户对灾害的感知程度等因素对农户减灾措施需求状况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基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脆弱性及农户减灾措施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若干以农户为导向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