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南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对汉语老师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增长。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大批的汉语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汉语实习生被派往国外。笔者在参加汉办为志愿者候选人举办的赴任培训时发现对南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的研究非常之少。作为志愿者,在完成汉办的汉语教学任务的同时,本身也在经历着任何外派者都会经历的跨文化适应。南美作为汉语学习者发展最快的地区以及对汉语教师需求增长最快地区之一,对这一地区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旨在研究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南美的适应情况、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适应,影响多大、他们对跨文化培训的看法、以及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跨文化不适应。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包括参与者的基本信息以及三个量表: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及教师角色适应。在应用SPSS对调查问卷做出分析之后,作者实施了深度访谈。访谈包括五个部分:日常生活适应、语言适应、心理适应、教师角色适应以及对跨文化培训的看法。研究表明:赴南美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整体适应状况良好;有些变量同适应程度正相关,比如外语水平以及行前准备;虽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但他们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大致相同。基于此研究成果,本文在最后对汉办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产品设计中电子-机械设计的常规方法,提出了目前ECAD-MCAD协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更加完善的新方案.
母语在外语课堂上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这是语言教师和应用语言学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专家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然而对这个
阿瑟·亚瑟·密勒是二十世纪美国戏剧界的巨擘。他以丰富多变的艺术风格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而闻名于世,堪与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斯比肩。他的作品深切地关注社会底层
索尔·贝娄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76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其在美国当代文坛的地位。贝娄小说中的主人公时常会通过不同的方法,如在外部世界
托马斯·品钦(1937—)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生活于对人类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20世纪,亲历着以非理性、同质化和去人性为典型特征的后现代历史进程。当代社会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