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种质状况研究——种群生化遗传分析

来源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w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对虾夷扇贝5种组织的9种同工酶和1种非酶蛋白进行了生化遗传研究.从EST、MDH、ME、α-AMY、CAT、SOD、PT7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到25个基因座位、11个多态座位和49个等位基因,以此为基础对四海区虾夷扇贝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得相关遗传变异参数值为:多态座位比例0.4510±0.0279;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1.96;群体平均杂合度0.2217±0.0119(0.2084~0.2373);杂合子缺失指数-0.058;近交系数0.0580.另外,种群内出现杂合子缺失与过剩现象.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与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竖直气升式管状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该系统由体结构、二氧化碳配气装置、光照系统组成.通过对该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实验,对培养液中pH值的变化特征
该论文包括两方面内容:1、从形态学和细胞化学两方面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血细胞组成、数量、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活性氧产生机理.皱纹盘鲍血细胞分成二大
为了探索高温防控麦蚜的技术,本实验设置系列短时间高温处理(45℃,30、40、50、60、70、80、90 s;50℃,5、10、15、20、25、30、35、40 s;55℃,5、10、15、20 s;60℃,5、10、
本文以山东半岛近岸海域优势海草种类—大叶藻为研究对象,在荣成天鹅湖对大叶藻的形态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大叶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环境因子(盐度、
水产动物不论成体为动物食性、植物食性、浮游生物或底栖生物食性等各种各样的食性,但其幼体的某一阶段全部都是浮游生物食性.特别是轮虫和卤虫作为海水鱼类和甲壳类幼体必要
利用Ultraviolet处理过的团头舫(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精子与锦鲤卵子受精,待受精后3-5mins冷休克(3-5℃)处理受精卵以抑制第二极体的排出,我们获得了来自红白,大正和
该文初步研究了皱纹盘鲍血细胞的体外吞噬功能、血细胞吞噬的化学发光和血细胞内及血清中溶菌酶的溶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皱纹盘鲍的血细胞可以分为三类: (1)细胞大,直径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是我国目前海水养殖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兴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花鲈养殖热,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由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