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7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发展宛如大河,一波一波地向前推动,原是连续性的。大河虽长,必有其源,源出之处,也许起于深山的涧水,涧水经过汇集而成小溪,溪水滞留汇合成河,河水渐广,如经两山对峙之处而成峡谷,河水一泻而下,波涛汹涌,然后又有河水流入,水流增多,河面渐广,并受地势影响而蜿蜒向前留去。教育事业亦属如此,有其本源,有其历程,也有其去向。台湾地区的文化和教育起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历史轨迹上看,台湾地区的文化开发和教育发展,自1662年郑成功收复后,中华文化植入其中,从此再未问断。历经清朝治理的几百年,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既有传统蒙学向儿童系统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清末改革新学制下的西学堂、番学堂。其后,遭受日本50年之殖民统治,虽遇日本文化殖民政策而“推广日语运动”“皇民化运动”,但台湾民众却未断绝与传统文化之接触和互动。1945年台湾光复,因为特殊的政治原因,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这块土地上蔚为壮观,虽然部分阶段教育“党化”印迹明显,但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中传递的中华民族经历实践和历史沉淀的那些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精神信仰等,始终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推崇。社会科与传统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皆有传递文化知识、社会价值、规则、习俗等的作用,都包含文学知识、历史典故、道德习俗等知识。在台湾地区,自沿袭1912年学制中小学伦理道德、历史、地理科知识的设置,到1998年九年贯制课程标准公布,将上述之知识学习整合为社会领域,社会科在小学课程中虽名称不同却始终存在,社会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未中断。观照国民教育各阶段亦可发现,民族精神、传统礼仪和道德始终是台湾教育界倡导的。在不同时期的学制中,课程的变更有时废除读经科,亦有对读经的恢复,继而再废除,对于传统经典教材在课程内容中出现的比重亦有争议,但争议多存在于文化之显性部分因时代变更是否适切,对于传统文化隐性部分之民族认同、道德情操等,台湾地区继承之势从未断绝。结合台湾的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分析该地区现行使用之康轩版社会科教科:{=;,可以看出,大纲制定的对于社会科中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环境关系的目标取向是符合传统文化取向的;教科书的编写结构从“个人”的视角,按照家庭——社区(族群)——社会、国家(包含纵向的历史)——世界顺序,也符合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理念;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渗透到个人社会化之方方面面。基础教育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对儿童生活各方面之促成,形成他们看待世界、自身、事物、他人等的方式。而这种形成之过程与他们所处之文化氛围是统一的,对于儿童构建积极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价值。故通过本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必然存在于社会科中,传统文化也必须存在于社会科中,存在基础教育的各学习领域内。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依然重要,“内化”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中国人社会化的重要部分。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场所——学校,在选择和指定教学内容时,应当关注社会需求并以尊重人的发展为核心,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紧跟WHO提出的“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和“患者安全用药”等重点研究方向,在分析我国居民自我药疗的常见药物使用行为的基础上,关注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
森林火灾一旦出现,将会迅速蔓延,不仅破坏到区域生态环境,也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乡镇林业站需充分明确自身职责,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将护林防火体系完善构建
卓越绩效准则作为教育行业通用的管理标准,描述了一个卓越学校所必备的全部素质。美国国家质量奖及其卓越绩效评奖标准以其权威、公正、自愿等特点日益受到学校的关注和欢迎。
<正>功能安全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产品安全运行,即便出现问题也可以继续保驾护航。基于这一理念,ARM将保证安全视为头等大事,而非单纯依照市场导向随波逐流,不断加强研发,推出更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抽查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的Ⅰ类切口手术1159例,对患者的手术
“一肩挑”经历了初步尝试、倡导实施到全面推行三个阶段。之所以要全面推行“一肩挑”是基于三个现实逻辑:一是消除村“两委”矛盾、提升治理绩效;二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
全面介绍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新课改的春风在农村中学教学中也开始生根发芽,新课改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能走过场,农村教师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