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高龄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比重呈现逐步加大趋势。但是家庭养老能力不足,机构养老难以满足庞大老年群体,特别是“空巢”老人和高龄老人的需求。因此,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养老机构的利用率并不高,养老机构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的情况,部分地区空间可达性较差。文章从公共设施区域分布角度,利用GIS技术的区位配置优化方法,对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的区域布局进行规划调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GIS的养老机构区域布局优化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和完善上海市养老机构布局的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状况以及目前养老机构布局影响因素的梳理,发现上海市养老机构布局主要存在与人口分布、公共服务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不匹配,且不同所有制的养老机构区域布局不均衡等一些问题,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机构布局规划缺乏、养老机构自身发展的缺陷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选择偏好的不同所造成的。其次,通过对国内一些城市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状况的分析结合主成份分析方法筛选出优化上海市养老机构布局的影响因素(老年人口分布、医疗机构分布、交通等)。利用这些影响因素,结合GIS技术优化养老机构的布局。得出三种优化方案:在上海市中心区新建养老机构或扩大现有养老机构规模;郊区的养老机构往市区搬迁;在近郊区布置养老机构。最后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在近郊区布局养老机构这种优化方案。将布局方案与上海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提出了完善上海市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的对策建议: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养老机构布局规划;鼓励中心城区养老机构转移到近郊区,促进医养结合;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管;鼓励老年人选择民办及郊区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