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伴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打破了生态平衡,给敏感脆弱的潮滩环境带来了各种隐患。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目前最为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潮滩沉积物作为重金属的―汇‖,首当其冲接纳了来自各种途径的重金属,过量的人为输入则会引发潮滩重金属污染。本文选取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王港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针对采集到的表层样、柱状样沉积物进行室内化学分析,综合粒度参数分析、沉积速率估算模型、多元统计分析、重金属污染定量评价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分析王港潮滩的沉积环境与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步追溯重金属来源,判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探讨重金属沉积记录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为辅助潮滩重金属污染防治做出科学决策。研究结果如下:(1)表层样沉积物各重金属元素Zn、Pb、Cr、Cu、Mn、Fe在王港潮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及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重金属元素Zn、Pb、Cr在高、中潮滩的富集系数处于1~2属轻度人为富集,Cu在高潮滩的富集系数处于2~5属中度人为富集;Cu、Pb在高潮滩、中潮滩的地累积指数处于0~1表现为轻污染;王港潮滩的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小于140属低风险。总体来说,王港潮滩除Mn、Fe外,Zn、Pb、Cr、Cu均是致污重金属元素。(2)王港潮滩属粉砂砂质海岸,具有水动力较强、沉积物颗粒较粗、水动力或物源比较复杂的沉积环境;王港潮滩的沉积速率为4.12 cm/a。柱状样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与粒度组分中粉砂黏土含量、风暴潮、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结合柱状样的富集系数与地累积指数发现,Pb、Cu主要在1990~1995年与2001~2005年这两个时间段对王港潮滩环境存在轻度污染,重金属的人为输入上升。柱状样在整个沉积年代上表现为低风险状态,表明王港潮滩历史生态环境良好。而R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中、低潮滩的生态环境在未来需要特别重视。(3)王港潮滩Zn、Pb、Cu主要受人为来源的影响;Mn、Fe主要受废黄河与长江的成土母质影响;Cr受人为来源与自然来源的共同控制。王港潮滩人类活动的变化过程为:1990~1995年,苏北沿海处于“海上苏东”时期,加之环保理念淡薄,导致Pb、Cu的大量富集;1995~2002年,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升级放慢了工业化进程,Pb、Cu的富集情况得到缓解;2003年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再次促进了产业升级,加之环保意识加强,Pb、Cu再次富集但污染情况未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