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中残留硝态氮的行为及植物利用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约化农业发展伴随着农用化学品投入的增加,氮肥的高量投入导致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持续盈余,我国北方灌溉农作体系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大量残留NO3--N,其对后作的氮素供应潜力以及向土壤深层和地下水淋洗程度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外源标记15NO3--N注射法、高残留硝态氮土壤剖面的作物吸收法,设置田间微区试验、土柱管栽试验,通过土壤溶液提取器和土壤剖面取样技术,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的行为及植物利用,为残留NO3--N的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本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菠菜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显著大于小麦;菠菜对土壤剖面15 cm、45 cm、75 cm位置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8.2%、22.3%、16.3%。小堰54对相应位置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1.8%、17.4%、11.5%,而京411为21.8%、11.6%、7.4%,小堰54显著高于京411。土柱管栽试验获得相似的结论,但由于根系吸收区域土柱管栽试验的限定,作物对土壤剖面相应层次NO3--N的利用率高于田间微区试验。2个小麦品种根长密度与相应土层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田间微区试验中菠菜对土壤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虽然存在随根长密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在耕层施氮和不施氮的条件下,玉米对注射于土壤剖面110 cm处标记的15NO3--N的利用率分别为11.9%和6.7%;土壤耕层施用氮肥促进了玉米中下层根系的发育,提高了对深层标记NO3--N的利用率;植物利用土壤深层累积NO3--N,避免硝态氮进一步向浅层地下水迁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人为控制灌水的土柱管栽试验条件下,拔节-孕穗-扬花-成熟4个生育时期,小麦对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吸收量及利用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拔节期对10-20 cm、40-50 cm和70-80 cm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15.7%、3.4%、和1.2%,孕穗期对3个标记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30.6%、10.7%和3.9%,扬花期分别为33.1%、13.1%和5.1%,成熟期分别为32.5%、12.4%和4.7%;试验结果表明了小麦不同生育期利用土壤硝态氮的深度,为推荐施肥中“氮素同期供应”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预设的硝态氮高残留剖面上,夏季种植高丹草对土壤上层氮素的吸收消耗大于玉米,根区范围残留NO3--N低于种植玉米处理,高丹草比玉米在截获残留硝态氮,阻止其大量向下迁移的作用更强,体现出植物吸收的“安全网”功能;裸地休闲增加了硝态氮淋洗的危险。 在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作物生长期间没有明显的自由水流通过土壤剖面100 cm深处,因而在作物生长季内也没有NO3--N的强烈淋洗。田间微区试验土壤15 cm、45 cm、75 cm标记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向下移动距离较小,分别为65 cm、45 cm、25 cm,未移出作物根区(1 m),表现出上层标记硝态氮移动距离长,下层移动距离短的规律;土壤深层110 cm处标记的硝态氮,也没有发生明显迁移,仅以标记区域为中心向上和向下扩散了20 cm左右。在夏季休闲与种植土地管理方式中,硝态氮均迁移累积于60-80 cm土壤层次。
其他文献
任何语言都应当在特定语境中通过运用来学习,除此难有简单又高效的方法。本文将论述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探寻英语学习的有效策略。
在当代艺术审美背景下,利用跨界手法将两种不同的材料结合应用的创作手法与观察方法成为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之一。为探讨在玻璃与大漆这两种拥有不同审美特点的材质相互结合时,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随即,美术课标组研究提出了高中美术学科素养,全国各地掀起了对教学目标、资源开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策略等的研究热潮
青藏直流工程所经区域平均海拔4500m,最高海拔达5300m,还要穿越长约500km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在这种海拔高度上运行线路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输电线路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
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源自现代政府对权力运行规范化的要求,近五年学界在这个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对遴选的420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在内容维度上形成
目的分析miR-27a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3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42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
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数控机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在应用时产生多种问题。针对数控机床电气存在的问题制定优质的解决方案。
以课后练习为抓手,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优化教学过程、培养迁移能力,扣牢课后习题贯穿课堂始终,可以有效落实语文训练要素,巧妙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