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及其薄膜透明导电和场发射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碳材料薄膜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成为纳米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碳管、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优秀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导热性,作为理想的纳米光电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和场发射阴极。本论文围绕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和纳米碳材料薄膜光电器件的应用展开研究。总体目标在于研究二维纳米碳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优化薄膜制备工艺,以研究纳米碳管、石墨烯薄膜的透明导电及场发射性能,实现纳米碳管薄膜的大屏幕场发射显示器相应的驱动系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首次发现脉冲激光剥离法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实验现象,并进行了机理解释。真空中,脉冲激光作用于旋涂法制备的聚碳苯薄膜,产生等离子体羽辉,利用硅片等衬底收集羽辉中的物质并加以分析。通过控制激光能量、波长、腔体气压等因素,在衬底上可得到无定形碳、二维纳米碳片、纳米金刚石颗粒等纳米碳结构。通过分析,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机理解释。利用激光剥离法制备二维纳米材料需要几个基本条件:被剥离物体表面要平整连续,激光的光子能量要小于物体内部的键能,以及适当的脉冲激光能量。利用脉冲激光制备二维纳米材料,之前未有相关报道,本工作首次发现并提出脉冲激光剥离法制备二维纳米碳片的实验现象和机理解释,为激光辅助纳米工程注入新的生机。2)首次利用脉冲激光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发展了液相脉冲激光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及其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真空中,脉冲激光作用于高定向热解石墨,产生等离子羽辉,利用硅片等衬底接收羽辉中的物质。系统分析在激光波长、腔体气压确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激光能量,衬底上的产物依次为无定形碳、石墨烯、薄石墨片。在一定的激光能量范围内,石墨烯的纯度较高。对石墨烯的产生进行机理解释,激光对高定向热解石墨的机械作用,使得石墨表面石墨烯层间发生压缩和膨胀,从而导致表层石墨烯被剥离。液体中,被剥离的石墨烯有利于被液体收集,从而为进一步应用创造了条件。利用此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显示出较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3)真空抽滤法制备纳米碳管、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特性研究。利用真空抽滤方法制备的薄膜,均匀性好、厚度可控。研究纳米碳管、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衬底转移、透明导电性能。薄膜在衬底之间的转移遵循界面能原理。真空抽滤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烯薄膜显示了较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然而,与商业化应用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纳米碳材料与金属、半导体材料的复合。4)真空抽滤、丝网印刷制备纳米碳管、石墨烯场发射阴极特性研究。将真空抽滤法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烯薄膜应用于场发射阴极。实验研究了不同体积纳米碳材料悬浊液制备的薄膜,对阴极形貌和场发射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实验条件。与传统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的薄膜相比,真空抽滤法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烯薄膜在开启电压、场增强因子、发光点密度分布、发射稳定性、与衬底的接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从而对场发射阴极工艺的改进有积极意义。5)丝网印刷法制备的大屏幕纳米碳管场发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研究。针对实验室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的40英寸纳米碳管场发射显示器,研究相应的驱动电路,实现了动态图像显示。二极管结构的场发射器件工作电压在300V左右。采用具有相应驱动电压的高压芯片,结合显示屏通用的低压驱动电路,实现了纳米碳管场发射显示器的专用驱动系统,得到了显示屏的动态图文显示。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探讨“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2011年应用“烟囱”技术治疗的三例胸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口服地氯雷他定对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等级的影响。方法顺序选取门诊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第一次斑贴试验后14-69天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每12小时1次,每次5mg,口服1天(至少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稳步推进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加强勘探开发全过程监管和风险控制。
碳酸盐岩储层与其它类型储层一样,酸化是完井及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之一。对于中、高渗储层而言,解堵酸化通常是采用10%-20%的盐酸溶解近井污染物,并溶解储层矿物以
随着3G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与网络联系越来越紧密。智能手机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动力,用户利用智能手机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问题严重,侵蚀状况、侵蚀营力复杂多变,是我国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区域。区域内受地质、气候、植被状况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水两相侵蚀营力同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