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因素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是我国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类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来看,新疆的发展都在全国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新疆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疆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新疆,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是建设和谐新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新疆宗教信仰除伊斯兰教以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因此需要做好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工作,营造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的社会局面。构建和谐社会也包含宗教自身的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和谐。探讨宗教因素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影响,克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有利因素,对维护边疆地区民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和事实证明,在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宗教是影响民族关系发展方向的诸因素中十分突出的因素。由于宗教的存在是长期的,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新疆,宗教对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和新疆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宗教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三股势力”对宗教的利用等原因,宗教还有许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或因素,关键是党和政府如何积极正确地引导,扬长避短。积极引导宗教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对于党和政府而言,要将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用和谐的理念做好宗教工作,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努力挖掘宗教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抑制其消极影响;对于宗教自身而言,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不断地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促进和谐。
其他文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养。爱,是教育的前提,洒满爱的教育,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能开花结果。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但要有责任心,还要有爱。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分析强化基层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重点区域工作的19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实施为期1年的干预,包括多样化的培训考核,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飞速进步,交通流量不断增加,对于公路和桥梁造成了日益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部分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社会对于桥梁的施工管理越来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借助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则是相关教职人员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从强化学生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