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运行及优化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ing5322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步伐持续加快,留守老人的数量与日俱增,乡村人口处于失衡状态。这一方面导致传统的养老方式不能够适应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农村社会再生产陷入了恶性循环。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基于乡村特色和村庄邻里关系的基础,以组织化的方式在农村社区构建“离土不离乡”的互助养老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好路子。上海市近几年在政策的引领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探索下,农村地区出现了多种互助式养老实践,S区幸福村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论文以积极老龄化、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社会嵌入三大理论为基础,采用社会学的个案研究方法,以S区幸福村为研究重点,首先从幸福村模式的建立、组织管理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掌握其运行基础和架构;其次,从经济互助、生活和情感互助、医疗互助三个方面研究它的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机制,了解到幸福村互助理念不仅体现在老人之间的帮扶,而且体现在社会爱心人士与老人之间的互动互助;接着,归纳出幸福村目前的特色运行方式;再次,设计幸福村互助养老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满意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出幸福村模式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然后,通过学习国际互助养老模式实践经验,对完善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供启发意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具体的优化对策。互助式养老模式让农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有所养、有所为和有所乐的目标。然而,长远来看,解决农村社区养老问题不能仅仅以养老谈养老,乡村养老与乡村振兴不是完全的平行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如何通过乡村养老助推乡村振兴,吸引人才和资源回流,才是解决空心化村落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和根本解决之策。
其他文献
医疗知识实体作为领域知识库的基本单元,是医疗文献中承载信息的重要语言单位,如何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抽取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的结构化知识,成为自动化构建医疗领域知识库的核
邻里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其关系变化是透视我国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陇中西村为个案,主要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化访谈法,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每次1
本文以某国产车型后纵延伸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原成形工艺方案导致法兰过渡垂直面开裂问题,提出增设预成形弯曲工序。后纵延伸梁在车身中起到承重的作用,因此对材料本身的强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嘉应学院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简述了短期企业实习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阐述了如何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企业需求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