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文学史的叙述中,“学衡派”一直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及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学衡派”才逐渐以共同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姿态重新回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文学史的叙述中,“学衡派”一直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及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学衡派”才逐渐以共同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姿态重新回到学术界的视野中。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学衡派”建构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外援,但鉴于思想的传递是在跨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势必会导致“误读”的产生。本文拟就“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展开论述。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笔者对“学衡派”的流派情况、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学衡派”对白璧德思想的接受以及文化论争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阐释。在研究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时,笔者还将其放置在整个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之中加以论述,着重讨论了“儒家思想”在其理论中的建设性作用,以及白璧德对“儒家思想”可能存在的“误读”。笔者认为,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学衡派”接受并引介其理论的思想基础,而这个思想输出点上的“误读”反被“学衡派”在日后的文化论争中加以宣传和利用。与之相对,“学衡派”在译介和转述白璧德的理论时,也做了“本土化”的阐释,又造成了另一层面的“误读”,而这“误读”的产生恰曝露出“学衡派”在“注我”和“注他”之间游走的矛盾心态。
其他文献
日语的复合动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使用广泛。但对学习者来说却不易记忆和掌握。本文通过查阅前人的著述与相关文献,整理记述复合动词的定义,综合阐述关于此类动词在各个研究
“十七年”间作家创作出的表现、反映中国共产党参与的战争的红色长篇小说,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以往研究者讨论“十七年”战争文学时,往往将作家视为丧失主体独立意志
对于当代文坛而言,孙犁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长达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六十年。在战火纷飞的三四十年代,孙犁不同于主流
地勘单位的工作因为工作地点的特殊性,其流动性很大,工作的区域空间跨度很大,工作地点也多在野外,同时工作还有一定的风险性,其劳动成果也不能有明确的衡量,导致地勘单位内部
教科书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一定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体现,它能折射社会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追求,为我们提供一个时代的阅读经典,并进而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思想脉络。民国教科书向来以其复杂、多元的样态呈现于我们的视野中,尤其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引起政局的动荡不安,三个政治立场迥异的分立政权因势而生,各方都希冀把教科书作为强有力的政治和思想武器,所编写的
董士锡是晚清时期常州词派重要词人,他一生著作丰富,填词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董氏填词创作与词学主张有着深刻的家学渊源,他在继承张惠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董士锡论词主张
论文详细阐述了沙湾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昌吉市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及亮点,总结出考察沙湾县、昌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5个启示,并提出奇台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建
针对闪速炉产能增加导致的余热锅炉辐射出口烟气温度过高、辐射室前部结渣现象严重等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闪速炉余热锅炉内的热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上述问题出现
<正>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问题,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几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