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肝脏组织学改变,并分析相关因素;2、探讨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显著肝脏组织学改变的预测因素;3、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通过肝活检指导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4、通过分析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探讨不同肝脏组织学改变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5、通过肝活检指导下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从2011年到2018年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210例,其中基线病例资料完整的CHB患者958例。对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并且具有完整抗病毒资料的404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958例CHB患者根据血清ALT水平不同分为三组:ALT<1×ULN组489例,1×ULN≤ALT<2×ULN组414例,ALT≥2×ULN组55例。ALT<1×ULN组、1×ULN≤ALT<2×ULN组、ALT≥2×ULN组显著肝脏炎症坏死(G≥2)所占比例分别为91.2%、93.0%、100.0%,呈上升趋势,3组间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8,P<0.05)。ALT<1×ULN组、1×ULN≤ALT<2×ULN组、ALT≥2×ULN组显著肝纤维化(S≥2)所占比例分别为12.7%、23.4%、36.4%,呈上升趋势,3组间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58,P<0.05)。2、CHB患者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80、32.815,P<0.05)。CHB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52、63.634,P<0.05)。3、958例CHB患者,HBeAg阳性532例,HBeAg阴性426例,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96、29.211,P<0.05)。4、肝组织内HBcAg表达强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性(r=-0.121、-0.165,P<0.05)。肝组织内HBsAg表达强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无相关性(r=-0.041、-0.003,P>0.05)。5、年龄是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独立预测因子。年龄、血清ALT和HBV DNA是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子。6、年龄≥30岁且1.5×ULN≤ALT<2×ULN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比例分别为100%(40/40)和97.8%(45/46)。7、符合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 404例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2.9%。其中214例HBeAg阳性患者抗病毒48周病毒学应答率为74.3%,190例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48周病毒学应答率为92.6%,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48周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84、P<0.05)。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病毒学应答率与年龄、血清ALT和AST基线水平呈正相关性,与血清HBV DNA基线水平呈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214例HBeAg阳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血清学应答率为16.3%。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血清学应答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性,与血清HBV DNA基线水平呈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血清HBV DNA是ALT<2×ULN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达到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40 log10IU/mL和7.38log10IU/mL。10、CHB患者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抗病毒治疗48周血清学应答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纤维化是ALT<2×ULN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达到血清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11、随着肝组织内HBcAg表达水平升高,CHB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的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组织内HBsAg表达水平升高,抗病毒治疗48周的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CHB患者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48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92.0%具有显著的肝组织学改变。2、对于ALT正常或轻度升高CHB患者,血清AL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组织炎症变化,但并不完全准确。3、年龄是显著肝组织学改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30岁且1.5×ULN≤ALT<2×ULN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比例分别为100%和97.8%,有强烈抗病毒治疗指征。4、肝脏组织学病变越重,抗病毒治疗48周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越高。显著肝纤维化是抗病毒治疗48周达到血清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5、肝组织内HBc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学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肝组织内HBcAg表达水平越高,抗病毒疗效越差。6、血清HBeAg阴性的患者比HBeAg阳性的患者肝脏组织病变更严重,病毒学应答率更高。7、肝活检指导下抗病毒治疗,不同核苷(酸)类似物的选择可影响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一线抗病毒药物疗效高于非一线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