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表现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应用的行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音乐教育最佳的途径是通过人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21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将高中音乐课程分为六个模块,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并揭示音乐鉴赏与表现必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些内容才能保证全体学生既获得基本的音乐素养,又能为不同兴趣爱好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或进一步学习的可能。本研究的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音乐鉴赏课中,通过运用“表现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本研究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结合质与量的研究。研究的对象为研究者所任教的浙江省嘉兴市某高中一年级四个班级,共218位学生。研究工具包括由研究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表现教学法活动课案》和《音乐基础知识》前测与后侧试卷,并经专家效度和库信度分析。研究实施由研究者亲自进行为期六周的教学活动及前后测测试,同时观察记录课堂教学,并于课后进行访谈及教学成果的展示,以探讨学生在教学后音乐基本素养与音乐表现能力的变化。所得资料以Spssl2.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为相依设计双样本平均数考验、库信度、专家效度分析。并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和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表现教学法”使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音乐基础知识》前测与后测的统计分析,各班各表现小组的后测成绩均高于前测成绩,达到显著性差异。2.课堂观察记录显示“表现教学法”有机的融合了音乐表现与鉴赏活动,学生通过表现音乐主题的方式,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又加深对音乐的理解。3.“表现教学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了积极态度。这种学习方式给了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音乐主题发挥想象,自由发挥。并带着目的性进行活动,使其养成了音乐预习、练习的好习惯。4.“表现教学法”对学生参与音乐课表现产生了积极态度。多数学生表示在一次次地表现活动中,都渐渐地放开自我,超越自我、尽情地展现自我,使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5.“表现教学法”使学生的表演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经过音乐教学与亲身参与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各个班的表演技能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展现出各自的学习成果,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展现给全校的师生。6.“表现教学法”提高了同学间的合作能力。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共同来完成主题活动。这种合作从课前排练延续到课堂展示,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使音乐主题展现的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随着对介孔分子筛MCM-41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等问题的深入认识,关于MCM-41研究的热点已逐渐转向对MCM-41的改性或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及寻找可能的应用领域,但迄今尚未取得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各级教育教学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制度越来越凸显出自身的局限性,
本论文要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独立纪录片”这一概念进行界定。阐释独立记录片的介入与诉求在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性。这种重要
综述了化学合成10-羟基-2-癸烯酸工艺途径,对化学合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多方面对10-HDA化学合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多条合成路线。按产品和关键中间
<正>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在同历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交流时李克强表示,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给创
该文献形成于1649年(清顺治六年)——1880年(清光绪六年),共3件,保存于鄂尔多斯市档案馆。该档案文献是清代皇帝颁给鄂尔多斯蒙古王公妻室的官方诰命赐封文书,反映了中国在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之一。探究、小组合作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本文指研究性学习)课堂里保持参与学习的兴
渔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支撑产业。2009年,我省常规鱼类产量达171万吨,占全省渔业养殖量的83%,为全省鱼类产品总产量的75.5%。我国鱼类产品的种类
蓝牙(Bluetooth)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是一种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标准,它为仪器设备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方式,并且在车辆电子装置上应用更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