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以秦皇岛某高职学院为例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分解和重组,但知识始终在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和提升个人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应该集中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忽视了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严重割裂了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高职院校要改变这种不平衡教育方式,就要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性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完整发展的人,可以让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平衡发展。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简称,它指院校课业及其进程以通识教育目的为依据、目标来指导和设计。通识课程可以把通识教育融合在高职院校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论文参照国内外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经验,以秦皇岛某高职学院为例,分析该校通识课程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中存在问题,得出高职院校解决策略并尝试重新构建更加合理通识课程体系。  该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当代高等职业院校通识课程对比研究,主要分析研究美日及港台地区、大陆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内容及特点,并对大陆高职院校做出经验借鉴;第三章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主要阐述通识课程理论研究,参考我国高职院校可实行通识课程设置模式;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以秦皇岛某高职学院为例,分析该院校通识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第五章尝试构建一套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改革方案;结语部分着重分析如何建立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议及改进之处。
其他文献
爱国情感是对国家忠诚和热爱的情感,热爱国家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却缺少科学评定和考察学生爱国情感的客观测评依据,并缺少
目的研究EDTA滴定法测定水体暂时硬度的检测方法。方法配制一系列待测溶液,研究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分解产生碳酸盐沉淀所需要的最适时间,分析该方法的检出限,并用加标
图形是一类特定的图象,它的主体由外部轮廓线条及其内部区域构成,背景颜色单一,形状是它的主要视觉特征。在教育领域,图形资源日益丰富且使用广泛,所以它的有效检索就变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