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零售业战略联盟主要模式的绩效及风险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jx1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着更为开放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随着国外大型商业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建立战略联盟成为国内商业企业重要的成长模式之一。商业企业的战略联盟不仅可以使联盟企业实现联盟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资源的联盟内不同程度的共享,而且可以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本研究首先从战略联盟国内外研究背景入手,系统回顾了联盟研究发展过程。针对目前联盟发展最重要的两方面问题——联盟绩效考核和风险规避,论文详细探讨了影响商业战略联盟绩效和风险的相关因素,在评估各种要素重要性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深入研究了影响商业企业战略联盟绩效和风险的评价指标,并通过联盟企业的财务等指标进行了绩效问题的量化研究。之后分别从联盟的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两方面探讨联盟风险问题,并且分别从联盟经营能力、战略目标实现能力等方面分别对上述两种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制定出具体的二级评价指标和联盟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家电零售业各主要联盟模式为例,对国内商业联盟的绩效及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估了国内不同商业战略联盟模式的实际绩效和风险水平。联盟绩效调查结果表明中外合资战略联盟绩效水平是上述四种联盟中评定结果最好的。本土股权战略联盟绩效良好,较合资联盟稍差。契约式联盟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联盟企业合作意识相对较多,联盟绩效保障度较低,所以传统契约式联盟绩效评定为中等。非传统跨行业契约式联盟在其合作企业性质﹑企业发展目标等很多方面的特殊性,其联盟合作的紧密程度类似于传统股权式联盟,评定结果为良好。风险方面,中外合资战略联盟和本土股权参与联盟的绩效风险都较高,但由于合资联盟合作紧密程度在所有联盟形式中最为紧密,故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将其关系风险定位于较低;本土股权参与联盟相对偏高。契约式联盟方面,同行业传统契约联盟和跨行业非传统契约式联盟的联盟绩效风险皆为较低。另外,传统契约式联盟在规避联盟绩效风险方面优势已不存在。关系风险方面,由于联盟实际运营中跨行业非传统契约式联盟较传统契约式联盟合作更为紧密等原因,其规避关系风险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综合上述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两方面评定结果,跨行业非传统契约式联盟在这两方面表现都较传统契约联盟优秀,相信在不久以后,跨行业非传统契约式联盟这种新型的联盟形式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提高国内联盟绩效的措施,并从联盟合作伙伴;联盟企业持续性的共同发展;联盟企业的创新能力;战略联盟的整体竞争优势等方面详细阐述。风险方面从联盟合作伙伴选择、联盟方式、联盟信任机制、联盟内部利益分配、联盟责任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国内商业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联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印两国当前贸易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入手,结合两国经济的特征与所呈现的关系,采用关税同盟,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等理论对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与经济主体的福利效果进行
发展传播学的提出和发展旨在解决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有待进一步提上,因此,可以将发展传播学和农村发展二者完美的进行结合,找到这二者之间
长期以来,贸易一直居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贸易为主导的观念逐渐发生改变。现在,在WTO框架内,国际投资日益成为国际
随着多芯片组件集成度的不断提升,导电胶银迁移导致的失效时有发生。阐述了银迁移的机理,并针对银迁移产生的根本原因给出导电胶银迁移失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气密性封装、真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于人类的血型系统复杂,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还是异型血,可能作为免疫原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不规则抗体,导致输血不
论文认为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是她整个创作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与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彼此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筑了张爱玲的完整艺术世界。加强对张爱玲电影剧本的探讨,对于完
作为国有企业资源类型的整合,煤炭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注意环境成本。煤炭是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需求资源,但煤炭资源的开采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
本文研究了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本文总结了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计算公式,并以工程实例计算得出结构的侧移变化,并且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其符合理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CBD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北京CBD的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从回顾国内外C
2005年,中美两国在“后配额时代”伊始所上演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举世瞩目。尽管双方最终就纺织品贸易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但是争端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最终达成协议的必然性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