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宋庠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作为仁宗诗坛的代表诗人,宋庠一生宦海沉浮,经历了由早期的锐意进取到后期的沉浮自安,其心态的变化是宋初士大夫心态变化的典型。本文就试图将宋庠放在仁宗诗坛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他的家世、仕履、交游以及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进一步了解宋庠诗歌从“唐音”和“宋调”的转变过程。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当前学界在宋庠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相对薄弱的地方,指出宋庠在仁宗朝政治、文化和学术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仁宗诗坛是宋诗从“唐音”到“宋调”的转型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宋庠的诗作具有“西昆体”温雅瑰丽的特点,同时,他将身世之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凄怆博大的诗歌风格。正文部分分四章,主要从宋庠的家世与仕履、各个时期的交游、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性四个方面来分析宋庠及其诗歌。第一章结合北宋望族的形成背景,介绍宋庠及其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同时从积淀准备期、转折期和沉浮自安期三个方面介绍宋庠的宦海经历,以对他的人生经历进行初步的了解。第二章介绍宋庠的交游情况。作为“西昆后续”,宋庠交游甚广,包括求学时期与安陆名士的交往、步入文坛时期受昆体诗人的指导以及与同年、同僚和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这些交往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使他的创作题材走向多元化。第三章介绍宋庠诗歌的题材内容。这里主要将他的诗歌分为应制唱和诗、抒怀言志诗、写景记游诗、送别诗、帖子词及其他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理解他在诗中对内在心灵的探讨,表达的忧生之嗟和归隐之意。第四章分析宋庠诗歌的艺术特性。宋庠早期受西昆体诗人影响,诗风温婉瑰丽,后期人生跌宕起伏,逐渐呈现出清迥凄怆的特点,同时,受时代影响,体现出白体和晚唐体的某些特征。结语部分总结宋庠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强调宋庠研究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