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感受和享用着工业文明高度发达、数控技术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快捷与便利,高速运转的引擎毫不迟疑地推动着各行各业的现代化进程。能与世界同步地发展固然令人欣慰,但不容忽略的一个严峻问题同时也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认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的态度。因为,以何种角色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民族身份和文化特质,不仅关乎着世界的文化生态的多元与发展,更关乎着民族文化的命运与未来。唯物辩证法昭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两面性,在文明高度发达之背后,其影响具有“正负”两面,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消极影响尤为明显。曲阳石雕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其传统手工技艺是文化精髓所在,但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如今面临窘境。论及传统手工技艺形式之上的本质是文化基因的支撑,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繁荣的的必要前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石刻艺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化的石雕工具类型多样、功能完备,细化来讲从开山取石到人工抛光的步骤,现代化的电动工具几乎完全替代手工技艺制作石雕。石雕形态自然也呈现出了应用电动工具的相应效果:造型比例更加精准,质感更为细腻,更加接近真实形态。毋庸置疑,电动工具带来了石雕产业的新革命。就走访曲阳多位雕刻从业者及民间艺人并考察曲阳雕刻学校及多个石刻企业与石雕作坊来讲,所及之成品,都是由人工来操作的电动工具完成。纯粹以传统手工制作的石雕作品鲜有看到,在当代工业文明影响了石雕形态以及产业现状的同时,传统手工石雕技艺以及石雕匠人处在一个面临选择的境地。手工打制的石雕逐渐消逝,以传统手工打制石雕的匠人技艺逐渐失传,那么,千百年来承载着曲阳人对顽石的改造背后的文化基因与人文意志是否也会也消逝殆尽?传统手工石雕面临抉择,是跟随时代潮流与发展速度以“野蛮的”电动工具高效处理石雕作品,还是循前人技艺经验而回归传统?实则,回归传统并非是单纯将石雕制作形式进行照搬,而是将石雕手工技艺的文化基因薪火相传;回归传统也并不是产业的退步,电动工具的使用也并非纯粹摒弃传统手工经验,那么如何在工业文明影响下以生态和谐的方式为传统手工技艺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曲阳传统手工石雕寻求持续传承道路的立足点在于——从“人”这一石雕技艺的本体出发,由意识流作为切入点,重新考量“传统”之重,切实从当下、从眼前做起,主宰石雕技艺传承的走向。以期达到以工业文明机械手段为载体,深化认识传统手工技艺的本质与内涵,以求将传统文化基因贯入石雕艺术品的创作中将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延续,走出一条传统技艺传承的生态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