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昌盛,社会的全面创新成为当今中国各界的共识,正如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范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育,而中小学又是教育的基础前沿阵地,因此,中小学教育的创新成为国民教育的关键。而教育创新的真正实施,又是以教育管理创新为先导的。 本文从创新这一总属概念出发,运用演绎的方法逐步揭示创新、管理创新、学校管理创新的内涵,分析了学校教育创新与学校管理创新间的辩证关系。 为了有效推动学校管理创新的开展,提高对学校管理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文章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学校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即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学校管理落后的现实状况都对学校管理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力求建构学校管理创新的初步框架:这一框架包含学校管理创新主体,管理制度创新、激励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主体行为的结果,所以研究学校管理创新首先要研究管理创新主体。由于制度是组织系统变革的最重要的边界条件,要实现管理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先导,文章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及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管理创新活动是以人为核心的活动,在新生成的制度下激励制度创新又成为管理创新的关键之一。由于对人的激励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之上,文章采用了“复杂人”的假设,应用经济分析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激励制度是一个经常创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学校新型的激励制度。 学校管理创新应当因时因地因事地设计各校的发展战略,在创新战略指导下可以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创新活动。文章最后研究了管理创新战略的意义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