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福利变化与保障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大量向外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土地使用权转出农民的福利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有上千万数量农民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了出去,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农民当前的经济状况还是未来的生活都因为土地的暂时失去而陷入了困顿。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普遍存在,加上农民多方面的福利状态都与土地息息相关,因此,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研究农民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福利变动以及如何保障农民福利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国外对于福利的定义标准和衡量方法,本文评估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唐涂村农民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福利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民福利变化的因素,并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福利的保障。本文一共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研究的基础和理论,第七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其余的四大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其中第三部分主要从理论上介绍了根据森的可行性能力指标对农民在土地流转前后的福利进行模糊评价的方法。首先说明在量化农民福利状况的改变时选取了哪些功能性子集和指标,为何选取这些子集和指标;其次简单介绍农民福利模糊评价的步骤、方法和计算公式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包括模糊福利函数、指标变量和隶属函数的设定和指标的汇总。第四部分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对江夏区唐涂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福利变化进行的实证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对问卷的设计作了说明,包括问卷内容和选项的设计等;其次简述在调查前对目标群体、调查方法、抽样方法的确定,并简要介绍了调查区域和该区域的样本特征;接着说明在计算指标隶属度时最大值和最小值时选取的依据;最后重点分析农民福利变化模糊评价的结果。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农村土地使用权带给农民的损失大于农民所获得的福利补偿。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民福利受损的原因,重点在于土地流转价格低、非农就业面临障碍、农民维权困难、流转意愿被忽视以及流转收益分配产生纠纷这五个方面。第六部分提出了保障和改进农民福利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再就业,向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以助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尊重农民流转意愿,积极推进纠纷的解决以维护乡村和谐。
其他文献
文章受物理学中"惯性"的概念启发联想到心理学中的"惯性思维"现象。一方面,文章通过分析惯性思维的思维状态和它对认知行为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尝试以美国哲学家、教育
<正> 1 有意遗忘和认知抑制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自Ebbinghaus在1885年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心理学家对遗忘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明确要求把三农建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路径和提高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着力构建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具有兵团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作为现代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是对未来土地利用发展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规划顺利实施与否将直接影响土地利用方向及状况。在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由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供应的主要区域,如何实现粮食主产区
大学生创业激情是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发现:创业环境(文化氛围、环境支持性)、行为因素
【正】 唐高祖李渊承隋末大乱之际,举太原一郡之兵,入据关中,东征西讨,南略北伐,在短短几年内,扫平群雄,收拾天下残破局面,定唐朝三百年伟业宏基,这与其军事战略思想有极为密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风貌受到广泛的关注,景观提升势在必行,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河道生态、景观亲水、水系沟通的景观提升方法,从水利、景观、植物、政策等角度
<正>在数字媒体时代,很多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边缘性和反叛性时都以性别为利刃触动观众敏感的神经。从影像到沉浸的转变,既是依赖数字表演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剧场艺术的重要特
北宋时期的杨家将以其英勇善战的事迹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受到世人敬仰,人们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戏曲、书籍等广为流传。通过这些媒介,后世人也了解到杨业及其子孙个个武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