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元话语在央行沟通中的对比分析研究——以五国央行行长演讲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央行沟通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央行沟通的最佳策略,不过大多数是以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对央行沟通使用的语言鲜有关注。但是,为达到有效的央行沟通,央行需要通过语言和市场参与者建立良好关系,而具有交际功能的人际元话语就是重要的沟通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以人际元话语为主题探讨央行沟通的有效方法。  本文选取中美英德日五国央行行长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表的90篇演讲作为研究对象。以Hyland(2005)的元话语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Khabbazi-Oskoueia(2013)的人际元话语分类对五国语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五国央行行长在演讲中使用的人际元话语存在一些显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五国央行行长都偏好的元话语类别能够有效提高央行的权威、信用或公众关系,从而完成央行沟通目的。同时,由于五国央行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其在金融危机前取得的政绩不同,五国央行行长在部分元话语类别的使用上呈现出了不同倾向。揭示出元话语使用异同背后的主要原因后,本文就面对金融危机时央行行长如何在演讲中有效使用人际元话语提出了几点建议。例如,应该积极使用介入标记语,特别是其中的兼入标记语和呼告标记语,从而加强央行的公共关系获取更多支持。各国央行行长也应该根据听众的文化背景以及所在央行的影响力,选择不同的态度标记语传达信息。
其他文献
珍妮特·温特森是英国同性文学领域中的标杆性人物,被Granta杂志评选为“英国最佳作家”之一。《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下简称为《橘子》)是作者的半自传式小说,于1985年获
Holec在1981年提出“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学习者管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能力”(Holec,1981)。此后自主性学习这一观念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广泛讨论,而旨在
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体裁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多具有现实的甚至
近年来,随着中法经济合作和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中法商务谈判对确保双方各自利益的实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笔者所能触及的文献来看,目前对中法两国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