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研究——以山西两县人大代表履职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落实与完善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广大人民代表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上传民情民意,下达国家大政方针,将国家与社会联结起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其中,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且数量庞大,占代表总数的90%以上,由于他们来自基层更能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和意见,更能到群众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因而这一代表群体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落实意义更为重大。  本文选取山西两县(市)的基层人大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这两个县基层人大代表的抽样调查,展示基层人大代表目前的履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首先,代表推选走过场,入口形式不民主。这就导致选民与代表相脱节,选民不清楚自己选区的代表,代表也没有建立起责任意识,代表履职不力由此开始。其次,代表大会期间,相关知识欠缺导致代表作为有限。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代表大会期间,二是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大会期间的履职主要是通过向大会提议案、建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预算等进行履职,但基层人大代表相关知识的欠缺使得会议期间作为有限。再次,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相关保障欠缺导致代表不能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履职需要靠代表到选区走访,进行调研并参加相关集体活动等,但基层人大代表在时间、物质、经费上的保障却远远跟不上,因而致使代表不能作为。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一是从党和人大的关系看,两者均代表人民,但二者强弱对比明显,使得基层人大代表在选举上走过场;二是保障机制不完善,致使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缺少动力;三是基层人大代表普遍的低学历与代表履职专业性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代表工作难以开展。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需要在四个机制上不断健全与完善,保障并促使基层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四个机制分别是:规范代表选举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代表履职提出激励机制,提高代表素质完善培训机制,还应设一定数量的专职代表即专职代表制,这四个机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基层人大代表进一步履行职责,更好地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他文献
一幅绘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说题材的共通性、技法的难易程度、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水平等等。不论是架上绘画还是新媒体传播艺术作品,不管有什么样的限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