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乳腺癌(MCF-7)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长期使用化疗药物导致其对该种或多种相类似的药物逐渐产生多药耐药现象(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使提高药物剂量疗效仍然不明显,同时由于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这不仅对患者产生一定毒副效应,而且增加了其经济负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耐药性的种类繁多,耐药性的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因此,探寻乳腺癌耐药性治疗的新手段和耐药性的机制,对指导临床乳腺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论文围绕纳米技术调控乳腺癌多药耐药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纳米载药体系实现激光热疗和化疗的联合作用,进一步探寻热疗逆转耐药性的机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理论模型。通过在介孔中空的碳纳米球(HollowCarbon Nanoshpere, HCNs)上载带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进而构建纳米药物复合体(HCNs@DOX)。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摄入HCNs@DOX后,利用HCNs光热转换能力,通过外加飞秒激光照射,使得细胞内的HCNs@DOX迅速升温,进而引起细胞升温,起到热疗效果。同时,由于热效应,HCNs@DOX的升温又可以促使DOX大量释放,最后靶向细胞核,起到化疗效果。因此,通过控制激光功率,可以方便的同时实现热疗联合化疗调控乳腺癌耐药。低功率激光导致HSF-1三聚体的产生,进而调控耐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使得胞内蓄积DOX和细胞对DOX敏感性均显著增加。最后,本论文得出1)HCNs@DOX作为纳米药物复合体能够提高耐药细胞内DOX的蓄积量。同时,在酸性环境下,DOX的释放效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2)NIR后,HCNs@DOX释放的DOX最终能够定位在细胞核;HCNs升温能够引起耐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NIR后24h,能够引起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并能够持续产生,该ROS与热疗引起的细胞摄入DOX的升高和细胞活力的显著下调有重要的联系;3)NIR热疗能显著提高耐药细胞对DOX的敏感性,其可能的调控耐药是分子机制为HSF-1介导p53,NF-κB,mdr-1的调控。其中另一条可能调控途径为溶酶体损伤介导的线粒体功能损伤,诱导胞内ROS水平的明显提高,进而调控胞内耐药相关分子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